原標題:
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上將談銘記歷史、弘揚抗戰精神——
大閱兵是對抗日英雄的偉大致敬
■本報記者 曲延濤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之“抗日遊擊戰爭”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中國第一次贏得對海洋民族的勝利
記者:您在最新著作《精神》中説,中國自秦皇漢武之後就失去了原來的精神。那麼,今天我們找回失落的精神了嗎?
劉亞洲:抗日戰爭是一曲壯麗的史詩,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在抵抗法西斯侵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是第一個拿起槍桿子的國家,也是戰鬥到最後的國家。
鴉片戰爭、甲午戰爭、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勾勒出我們民族近現代史的曲折軌跡,而偉大的抗日戰爭正是這段歷史的轉捩點,是一道過去與未來、沉淪與崛起、衰敗與復興的分界線。
一個民族,要指望在世界政治舞臺上佔有鞏固的地位,關鍵是確立自信心。而這種自信心往往是通過一兩次決定性戰爭確立的。歷史上一個國家的崛起無一不經歷幾場硬戰的考驗。
抗日戰爭正是這樣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硬戰,成為中國現代民族精神的成長起點,代表著一個民族精神的覺醒。正如毛澤東所説:“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以抗日戰爭為開端,以艱苦卓絕的奮鬥和犧牲贏得的勝利,使蘊藏在我們民族內部的無窮力量得以煥發。沒有什麼比戰爭更能塑造一個民族的品格,也沒有什麼比戰爭更能反映一個民族的血性、胸懷、膽略。抗日戰爭重建了民族自尊,贏得了國際尊重,鴉片戰爭以來長期失落的民族自信心開始恢復,找回了自信,成為偉大民族復興的重要心理支撐點。
抗日戰爭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偉大的反侵略戰爭傳統的復興與弘揚。
中華民族歷史上,自春秋戰國以來持續幾百年抗擊北方草原民族的襲擾侵略,只有在秦皇漢武時期才以農耕民族前所未有的主動進攻精神,在一系列富有創造性的大規模殲滅戰中,贏得決定性的勝利,大體劃定農耕民族與草原民族的生存邊界,也奠基起我們民族面對侵略時,意志堅韌、持久經略、決定性會戰、徹底殲滅的傳統。1936年2月,毛澤東率紅軍北上抗日途中,寫下經典篇章《沁園春·雪》,對秦皇漢武所奠基的偉大反侵略戰爭傳統是心嚮往之的。
抗戰時期,毛澤東寫下的不朽戰爭著作《論持久戰》,指揮的不少經典戰役,在精神氣質上都是對中華民族歷史上反侵略戰爭傳統的傳承。但是,這一次的對手不是遊牧民族,而是一個新崛起的海洋民族。近代中國安全的禍患始自海洋,國家衰敗源自海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中國第一次贏得對海洋民族的勝利。
一個國家的士兵有什麼樣的精神狀態,這個國家就有什麼樣的魂魄
記者:魯迅説,無論體格多麼健壯的國民,若是精神上麻木和愚昧是可悲的。今天,我們中國人應該有什麼樣的精神?
劉亞洲:抗日戰爭是我們民族的一次涅槃,是一次民族精神的重建。西方何以富強?中國何以貧弱?這是從鴉片戰爭以來洋務運動先驅者們探討的問題,也是甲午戰爭後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等維新思想家們認真探討的問題。魯迅説“中國是沙聚之邦”,中國人那種圓滑、敷衍、逃避、奴性、保守,在事關民族存亡面前袖手旁觀的麻木和愚昧,使得富強的夢想總是在歷史的緊要關頭失去。國民性成為一個關係民族前途命運的問題。
戰爭離不開精神的對決。恰恰是在抗日戰爭中,我們這個民族展現出“拼將頭顱十萬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的精神,從“八女投江”到“狼牙山五壯士”,正是這種不屈服、不妥協、不退讓,決絕無比的真實寫照。
共産黨人如此,不少國民黨軍人身上也展示出可歌可泣的鐵血精神。抗日名將張治中在戰前寫好遺書:“當前正是國家民族危急存亡之秋,治中身為軍人,理應親赴疆場,荷戈奮戰,保衛我神聖領土,但求馬革裹屍,不願忍辱偷生,如不幸犧牲,望能以熱血頭顱喚起全民抗戰,前赴後繼,堅持戰鬥,抗擊強權,衛我國土。”
陸游曾説“兵魂銷盡國魂空”。一個國家的士兵有怎樣的精神狀態,這個國家就有什麼樣的魂魄。甲午戰爭時期,清軍士兵無論拿什麼武器,看上去都像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但是精神一變天地寬,在共産黨領導下的抗日隊伍裏,農民拿起武器就是戰士。共産黨的士兵都懂得,戰場上刺刀要見紅,只有敢於拼刺刀的隊伍,才是厲害的隊伍,才是英勇無敵的隊伍。這種自信、雄強、勇毅正是一個民族上升期的寫照,也是新舊時代變革的精神底蘊之所在。
1943~1944年,昭和天皇的弟弟三笠宮親王在深入考察中國戰場以後,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幹部發表了《作為日本人對中國事變的內心反省》的講話,稱日本對中國是“無所不取,掠奪殆盡”。而共産黨領導的軍隊“對民眾的軍紀則特別嚴明,決非日本軍隊所能企及”,在這種情況下,中共若不“猖獗”,“那將成為世界七大奇跡中的第一大奇跡了吧。”“在我看來,這樣的日本軍隊,是無法與中共對陣的。”
沒有哪一次的巨大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造成巨大歷史災難的日本侵華戰爭,也使中華民族結束了茍且偷安的歷史!這場戰爭深刻地改變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
時代發展已天翻地覆,有些日本人還生活在軍國主義時代的歷史幻覺中
記者:您説過,抗日戰爭是中日兩個民族在精神上與格局上進行的一次全面對決。抗戰已過去70年了,日本為什麼仍有些人對戰勝他們的中國人耿耿在念,原因何在?
劉亞洲:一個不能自主的國家所希望的是恢復過去曾經擁有的;相反,一個自主的國家則是爭取創造它所未有的。戰後70年,日本仍是一個不能自主的國家。時代發展雖已天翻地覆,有些日本人還生活在軍國主義時代的歷史幻覺之中,缺乏清醒理智的現實感。
在一個走向沒落的國家中,總會有人試圖螳螂擋臂,希望阻擋歷史車輪的前進。甲午戰爭結束後,在滿清王朝衰落的殘陽中,張之洞以往昔的大國心態説,“知恥——恥不如日本”。當抗日戰爭結束時,中國與日本的歷史地位發生逆轉,日本有人難以接受失敗的現實,難以接受日本失去的“大國”地位。
在世界文明史上,日本因為缺乏原生性的文明創造力,從來不是領導世界發展潮流的強國。文明創造力的缺失,使得日本只能長期在大國舞臺上充當配角,當然是一個具有極強攪局能力的配角。對征服者與強者,日本總是恭順與合作;對待弱者與被征服者,日本則屢屢以屠城、血洗的方式對待。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人收養日本戰爭遺孤,放棄政府戰爭賠款的態度,毛澤東、周恩來堅持發展中日友好的遠見,恰恰映襯出中華文明所具有的深厚底蘊與博大,中國政治家在戰略上的謀深慮遠。
文明的局限性,決定了生存的局限性。日本很多時候的悲劇就在於,本來只能做“棋子”,卻總想成為“旗手”。真相往往使人痛苦。侵華戰爭的失敗只是將日本文明的局限、日本右翼政客在戰略上的淺陋、日本國家戰略上的失敗彰顯出來,而日本有人卻難以接受這種為歷史所檢驗的真相。一個民族如果習慣於掩飾歷史、拒絕真相,沉緬于自大的狂妄幻想之中,則是沒有希望的。
抗日戰爭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以選擇、錘煉民族的英雄來為時代開闢道路
記者:9月3日,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的紀念日,這一天在北京的長安街上將舉行一場盛大的閱兵式。您覺得這次大閱兵的意義何在?中國在對外傳遞什麼信號?
劉亞洲:這次大閱兵是對抗日英雄的一次偉大致敬。抗日英雄們,生則以頭顱作路標,倒下則以身軀鋪墊民族前行的道路。今天,我們正是走在英雄的道路上。
沒有英雄誕生的民族是可悲的,不崇敬英雄的民族沒有未來。
戰爭是一部英雄的成長史。一場戰爭在塑造偉大的同時,也在淘汰卑劣。在這場鑄就英雄、塑造民族魂魄的戰爭中,既把投降者精神的萎縮、血性的淪陷載入民族恥辱史,更將戰爭中誕生的英雄塑造成我們民族共同的記憶。
抗日戰爭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以選擇、錘煉民族的英雄來為時代開闢道路。抗戰爆發不久,戰爭前途是勝利還是失敗,拷問也考驗著每一個中國人。在最需要方向的時刻,過去的革命黨人汪精衛卻徹底投降。革命黨人曾經以“好頭顱,誰當砍去?”的殉道精神,衝垮了千年封建藩籬。但是,轉瞬間黃花崗上一抔土,早已湮沒于荒煙蔓草之中。在面對日本侵略時又如何?親日之風甚囂塵上,不少人露出了“對兇獸則顯羊相”的奴性。辮子割掉了,但是留辮子時代的思想卻沒有割棄。昔日的“英雄”成為民族的罪人。
我常想,國民黨也曾經為中國歷史的偉大變革迸涌出不少血性奔騰的偉男子,但是,為什麼在一個需要英雄的歷史關頭,卻出現一批“懼日”而跪下堂堂七尺男兒之軀的敗類?
劉亞洲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正在上小學的劉亞洲看了電影《甲午風雲》,滿心憤懣,第二天上課時在作業本上畫了這幅畫。五十年來,他一直保存著這幅畫。
一個國家要在世界上強大文明的國家中有資格佔有一席之地,遇到任何挑戰就不可退縮。在這場偉大的戰爭中,作為抗日中流砥柱的中國共産黨人不是去回避、躲閃、隱忍,而是不斷奮起抗爭,創造出戰爭的奇跡,把“亮劍”精神貫穿始終。
戰爭的殘酷就是你死我活,戰場上的英雄是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打出來的。1944年,日軍已是大勢已去,但是國民黨軍隊在豫湘桂戰役中仍然潰敗不已。蔣介石在對高級幹部訓話時説:“我們國家和軍隊的地位,低落到這種地步,我們如果還有一點良心血性,還能夠毫無感覺嗎?還能夠因循下去嗎?”
同樣是高級將領,在共産黨的隊伍中又是一番氣象。1940年10月29日夜,八路軍第129師集中第385旅與第386旅主力、新編第10旅及決死隊第1縱隊各一部,將參加報復性“掃蕩”的日軍第36師團崗崎大隊500余人,包圍于山西武鄉關家垴地區。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親臨陣地視察、指揮。日軍飛機輪番轟炸掃射,戰況十分激烈。
劉伯承建議彭德懷暫時撤圍,另覓戰機。彭德懷在電話裏咆哮:“拿不下關家垴,就撤掉你129師的番號,殺頭不論大小!”彭德懷無所畏懼知難而戰,是英雄情懷。劉伯承不懼“殺頭”講真話,也是英雄本色。
因此,從塑造民族精神的意義上去仰望,抗戰英雄註定要成為民族心中經久長存的人物,並不僅僅因為戰勝攻取的成就,更在於其蘊藏的精神、情感、正義。
這次大閱兵既是對抗日英雄的緬懷,也是對和平的期盼。維護和平正是我們要對外傳遞的信號。
在人類戰爭史上,戰爭比和平更為久遠。和平不是無代價的。美國在“自由、平等和獨立”的名義下進行了無數次戰爭,這裡暫不談戰爭的實質如何以及正義與否,但美國把這些戰爭無一例外地變成了自己的精神遺産,並以紀念碑的形式警醒後人:美國今天的社會是得益於這些人的。這一理唸有其值得借鑒的地方。一個民族要想興旺發達,必須有堅實有力的軍事力量來支撐這個民族的發展。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傷亡最大、代價最慘,其中,國力貧弱、軍事落後是根本原因。正因如此,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則顯得尤為重要。
和為貴,是我們民族的偉大傳統,所以才有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防禦性軍事工程——萬里長城,而不是窮兵黷武地不斷發明毀滅人類的戰爭利器。但是,歷史已經警示,日本雖然缺乏戰略,但不缺少戰爭衝動。日本自近代以來,在對華政策上往往表現出挑釁性、進攻性、冒險性,主動製造衝突、摩擦、挑起戰爭,屢次打斷中國歷史性發展的機遇。
戰爭只有在逝者眼裏才結束。中國要有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離不開一支維護和平的強大軍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