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血印-尋訪]前南峪:弘揚抗大精神 唱響時代主旋律

中國新聞長城網 2015年09月01日 09:1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長城網8月26日訊(記者 王培炎 石柳月 張明皓)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是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産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幹部的學校,于1936年6月1日在陜甘蘇區瓦窯堡創建,7月11日遷往保安,之後輾轉晉察冀、晉東南,在1940年11月4日移駐冀西邢臺漿水鎮前南裕。隨著八路軍、新四軍的迅猛發展和抗日根據地不斷擴大,急需成千上萬的軍政幹部去加強部隊和根據地建設,為此,抗大在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創建了14所分校、6所陸軍中學、1所附屬中學和若干獨立大隊,共培訓中、高級幹部10多萬人。

  近日,“血印”——河北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長城網特別報道組來到了邢臺市前南峪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重溫了硝煙瀰漫下的英雄故事,學習了革命先烈敢於鬥爭、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

  據中國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研究室主任白鴻森介紹,抗大挺進敵後辦學,特別是成功舉辦五週年校慶之後,政治影響越來越大,因此日寇把抗大視為埋在他們心臟地區的一顆炸彈,企圖把抗大一舉消滅。侵華日軍頭目岡村寧次揚言:“消滅了抗大就是消滅了邊區的一半”,“寧可犧牲20個日本兵換一個抗大學員,犧牲50個日本兵換一個抗大幹部”。

  1942年5月21日,日寇調集一萬餘兵力,分四路合擊抗大總校所在的漿水鎮一帶。北路之敵由臨城、讚皇經宋家莊向漿水猛撲,東路之敵由邢臺城出發向漿水直插,西南路之敵由沙河經路羅向漿水挺進,西路之敵由山西昔陽、和順經松煙向漿水進逼,敵人來勢之猛,兵員之多是空前的。為避免同敵人主力遭遇傷亡太大,抗大校長決定總校各大隊分散行動,利用有利地形與敵人週旋。採用“敵進我進,方向相反,擦幫而過”的辦法,協助地方自衛隊、民兵掩護群眾,牽制敵人。然後分頭轉移,插到敵人的後方利用山地優勢跳出敵人的包圍圈,最後到達王莽寨山谷會合。在反“掃蕩”過程中,我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1942年5月24日,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將軍為掩護群眾撤離,不幸壯烈殉國,年僅37歲。

  5月26日,抗大總校文工團程克有孕在身即將分娩,仍跟著抗大醫院的六位男同志,日夜不停地行軍轉移,為躲避日寇搜索,七人藏身於一個小山洞裏,山洞外傳來敵人的叫喊聲,但這時程克就要分娩,情況危急,經過一番劇痛,孩子降生了,可是連第一聲的啼哭都沒發出就永遠地離開了母親,為了同志,為了革命,這個偉大的母親做出了最痛苦的抉擇。反“掃蕩”中,抗日大學陸軍中學的一部分學員在邢臺縣的小西天與沙河縣的北武當山之間,與敵軍進行了一場激戰,校長史紫千等幾十位同志英勇犧牲。在這危急關頭,冀西遊擊隊司令員楊秀峰和一二九師政治部主任蔡樹藩率領部隊前來解圍,並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正是這些革命先輩用寧死不屈、共赴國難的精神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用血魂鑄就的精神,已融入這堅硬的太行山脊,永遠守護這片熱土。

  而如今坐落于邢臺市前南峪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已成為對外宣傳河北、宣傳邢臺的重要窗口。在這裡先後拍攝了《在塑英魂》、《抗大陳列館全景展示》等宣傳片,並在社會上引起良好的反響,被列入“全國百個紅色旅遊景區”與“河北省十條紅色旅遊精品路線”。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