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他們的名字後都有一個“華”字——記巴蘇華和印度援華醫療隊的故事

國際新聞人民日報 2015年08月29日 14:1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1938年,由5人組成的印度援華醫療隊坐了近3周的船抵達中國。圖為印度援華醫療隊隊員1938年在重慶的合影,右一為巴蘇華,右二為柯棣華。 甘泰特供圖

  巴蘇華在延安期間就見識到了針灸的神奇。圖為1978年,巴蘇華(右二)帶領學生在大連學習針灸治療。 甘泰特供圖

  在印度加爾各答市南郊的小巷中,記者輾轉找到了甘泰特醫生的診所。這座三層小樓是抗日戰爭期間印度援華醫療隊隊員巴蘇華的故居,目前也是加爾各答針灸診療中心所在地。

  64歲的甘泰特回憶起老師巴蘇華的抗戰故事,充滿自豪感。

  接受組織安排,與家人不辭而別,積極投身中國抗日前線

  當年,巴蘇華是與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柯棣華大夫一起踏上援助中國抗戰征程的。甘泰特翻開一本英文小冊子告訴記者,中國抗戰爆發後,巴蘇華作為一名共産黨員,義無反顧地接受組織安排,加入了印度援華醫療隊。

  1938年的印度,英國殖民統治者不會輕易讓印度共産黨員前往中國支援抗戰。一名印度醫生因為共産黨員的身份而被當局扣留了護照。巴蘇華因較好地隱藏了身份,受命接替這名隊員。他與家人不辭而別,從加爾各答秘密前往孟買與醫療隊其他成員會合,乘船趕赴中國。當時,他與妻子結婚剛3年,還沒有孩子,這一別就是5年。

  甘泰特翻開在印度出版的《延安的召喚》一書,這本書由巴蘇華1938年至1943年的日記彙編而成,詳細記述了印度援華醫療隊在中國的奮鬥歷程,中文譯本名為《巴蘇日記》。

  據《巴蘇日記》記載,當時,由5人組成的印度援華醫療隊坐了近3周的船抵達廣州,隊員們上岸後的首個任務是改名字,在每個人的名字後加一個“華”字,取意援助中華。隊員們當時都積極要求到中國北方前線,延安當然是首選。見到毛主席等人後,隊員們都驚訝于中國革命領袖的生活竟然如此簡樸,鬥志卻如此昂揚。毛主席還親切地對醫療隊隊員們説:“你們從印度來,能吃辣椒!能吃辣椒就幹得好革命!”

  從延安到晉察冀邊區,整整5年,成為最後一個離開的醫療隊員

  在延安的歲月十分艱苦卻令人難忘。陜北的冬天格外冷,來自印度的醫生很不適應,四五個月都洗不了一回澡,最好的“水果”就是黃瓜。嚴酷的環境加之滿負荷的工作導致醫生們紛紛病倒。愛德華、卓克華和木克華3名隊員在履行援華任務滿1年後,即因病先後回國,而堅持下來的柯棣華和巴蘇華則轉戰千里奔赴晉察冀邊區,在那裏邊治療傷病員邊向當地醫護人員傳授醫療技術。其間,他們還各自隨部隊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

  甘泰特回憶道,“記得老師對我説,他們一到延安就明白了為什麼中國共産黨能真正帶領群眾抗擊日本侵略者,因為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人都能夠以身作則,用最質樸的語言、最踏實的行動去聯合廣大人民群眾”。

  1942年,柯棣華大夫積勞成疾在中國去世,印度援華醫療隊只剩巴蘇華一人。在這種情況下,巴蘇華盡力在抗戰前線救治傷員並傳授醫術。甘泰特記得1978年他隨老師重回延安,當地年長的百姓仍然記得“印度大夫”,他們也把“印度大夫”稱為“眼科大夫”,而巴蘇華當年的專長就是治療眼傷及耳鼻喉科疾病。

  傳播針灸術,把後半生獻給印中醫學及友好事業

  巴蘇華1943年回國後,格外懷念與戰友柯棣華共同戰鬥的日子,立即成立全印柯棣華大夫紀念委員會,繼續致力於印中友好事業。

  巴蘇華在延安期間就見識到了針灸的神奇,他在1957年訪華後決心把這項有效的醫療技術帶到印度。通過巴蘇華在中國的親身學習以及包括甘泰特在內的幾名學生的實踐,針灸術以加爾各答為中心向全印傳播。至上世紀70年代,印度各地已有針灸診療機構30多家,針灸師超過150名。目前,印度各界均認可印度現代針灸術來自巴蘇華大夫。直至1986年去世,巴蘇華把後半生都貢獻給了中印醫學及友好交流事業。

  在巴蘇華故居,記者看到墻上懸挂著一幅巴蘇華與柯棣華在延安時的合影,照片中人物的面目並不清晰,但兩個外國人穿著延安粗布軍服、打著綁腿,在陽光下並肩而立的身影卻讓人印象深刻。甘泰特深情地説:“印度援華醫療隊隊員是真正的國際主義戰士。身為一名印度人,我為能有這樣的先輩感到驕傲。”

  (本報新德里8月28日電)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