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八位留學生的第六站來到了庫布齊沙漠
二十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寒的沙漠。一群普通人來到這裡,從嘗試防風固沙,植草種樹,逐漸讓它變為宜居之地開始,他們親手將這裡開闢成了一片世間綠洲,一個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日前,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暑期檔大型互動節目《寶慶尚品2015我與中國第一次親密接觸》,走進地處庫布其沙漠的“沙海明珠”恩格貝,由8位外國留學生在親歷當地治沙人瀚海播綠日常點滴的同時,更親證了他們歷經三代、數十年如一日,以雙手締造這一綠色奇跡的執著與不易。
奇跡:沙漠距綠洲20米
八位留學生徒步穿越沙漠,真實感受治沙人的工作生活環境
一大早,嚴立行和其他小夥伴結隊出發前往此行的目的地。正值日出東方之際,放眼望去周圍除了沙漠還是沙漠。突然,一條兩岸攜翠映綠的河流出現在他們面前,居然還有人在河邊悠閒地釣魚。
“太震撼了!這實在是個很獨特的經歷。”嚴立行説,“因為我看到的是一大片沙漠,但是就在離沙漠20米遠的地方,有綠草,有在陽光中生長的樹木,還有山羊和馬。我感覺……這怎麼可能?綠洲和沙漠只有20米之隔。那個地方充滿活力,空氣中都是新鮮的樹葉的氣味。”這種強烈的對比,驚呆了所有人。
但這就是庫布其沙漠中的明珠恩格貝。在蒙語裏,恩格貝是“平安吉祥”的意思。歷史上,它也曾是水草豐美之地。然而,戰亂、洪水、濫伐濫墾終於讓黃沙抹平了這裡曾經的美景,牧人丟棄了草場,農人捨棄了家園。至1989年恩格貝示範區建立以前,此處30萬畝土地上幾乎已見不到人煙。
八位留學生徒步穿越沙漠,真實感受治沙人的工作生活環境
夜宿沙漠
頭一天,為讓留學生們對沙漠能有切身的體驗,節目組安排讓他們徒步穿越沙丘。來自德國的安東雷説,一開始還有那種探險的氣氛,大家都非常好奇。結果走了沒多久就感覺到處都是沙子,空氣特別幹,多説話喉嚨很快就非常幹澀,可是每個人就只有兩瓶水。嚮導叮囑他們要記住方向,不能看太陽也不能看月亮,因為它們也會隨著地球轉動改變方位,跟著它們只能繞圈子最後就會迷路。“最初覺得好玩,後來就是越走越累。沒有遮蔭的地方,風一直刮,臉非常不舒服,也不可能坐著休息。”
主持人魯健回到自己的故鄉
在卡美拉眼裏,在沙漠中除了太陽,就沒有其它的參照物可以吸引你一直前行,特別無聊。她一直戴口罩,只因如果摘下口罩,只要張口説話,沙子就會長驅直入,滿嘴皆是。晚餐時,她更體會到了在沙漠中吃東西有多麼不便:她一不小心把西紅柿掉在了地上,拿水沖洗的話,喝的水就少了。是忍受饑渴還是吃沙子?她選擇用很少的水沖洗掉落的西紅柿,再將其送入口中,結果一口咬下去感覺滿嘴都是沙子。“還好是西紅柿,要是米飯怎麼辦呢?”
愚公:人進沙退30載
八位留學生參加當地居民的祭敖包儀式
“第一次別人要跟我説我們會在這裡種樹,我會想這人瘋了嗎?在沙子裏面不可能種樹!”這是安東雷的第一反應,“我認為人類對付沙漠化應該沒有好辦法,只有接受。”
但偏偏有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並選擇逆荒漠化而動。1989年11月,時任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副總裁的王明海和一批志願者來到這裡建設絨山羊基地,開始整治這片沙漠。拓荒者最初的艱辛自不必説,但他們頑強不息的努力卻換來了回報,黃沙中的綠色從無到有,一點點地蔓延開來。
德國留學生安東雷與治沙人一起植樹
此前已在甘肅、寧夏等地治沙,被譽為“沙丘之父”的著名沙漠專家遠山正瑛聽説了王明海們的事跡,十分感佩。他不僅號召日本國民關心恩格貝沙漠的改造事業,還先後組建了十余個來中國內蒙古植樹的團體,並率先垂范,帶領大批志願者,幾年內種樹三百餘萬棵。
與安東雷結對的夥伴是個中文名字叫馬賽的日本人,他在國內是個理髮師。2004年,聽顧客講有志願者到恩格貝植樹的事情後他很是好奇,就想自己也來看看,不曾想竟一直堅持到了今天。“我覺得有點感動,因為對他來説在這邊種樹,真不算是一份工作。他對樹苗就像對小孩子一樣,很有感情。”
波蘭留學生嚴立行了解治沙人奇巴音的故事
更多的治沙者還是像奇巴音一樣的本地人。在他20歲的時候,他親眼看到沙漠一步步近逼家園,嚴重時甚至無法把自家門打開。而房屋周邊,加起來只有不到十棵樹。他知道自己必須為此做些什麼。奇巴音也是最早和王明海一起種樹的11人之一,“一開始非常艱難,沒有電,幾乎沒有水。進到沙漠裏的時候,連走路都要手拉著手,否則風會把人卷走。”而且,最初種樹只有20%的成活率,這在當時是個非常讓人絕望的數字。
留學生們親身體驗了固沙種樹的艱辛:先要把木棍砸進沙裏,然後橫放沙柳條,並且要將它們固定住,以保證柳條格子裏的沙子不再流動。而種樹時,一個人一次只能提一到兩桶水,而種一棵樹卻需要澆6桶水。“這是現在,更別説當時。我真的無法想象第一批治沙人怎麼能夠堅持下來,然後怎麼才把這片沙漠變成綠洲的。”
在奇巴音家裏, 留學生嚴立行喝到了清冽的“沙漠礦泉水”,看到魚兒在“沙漠魚塘”中暢遊。治沙見成效後,人們開始探索如何利用沙漠。他們在大棚裏種植蔬菜和水果,蓋起賓館迎接遊客,還計劃建設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站。大大小小的“沙産業“,讓這裡的生活徹底變了樣。“他們打敗了沙漠,並且把沙漠變成了財富。”儘管,這是一個歷經三代人,相當漫長的過程。
願景:讓更多人都來種樹
從沙漠到綠洲,恩格貝近三十年的變化歷程,是無數人前赴後繼的結果。在這片土地上,治沙人始終在追尋著自己的夢想。
農學專業的高娃1995年大學畢業後來到恩格貝,和另外三個男生兩個女生一起在這裡做志願者,他們每天都去植樹。現在她和丈夫、兩個孩子還有公公婆婆一起住在自己的溫室裏。白利明也是1995年來恩格貝的,最初和他一起來的有20名志願者,現在只剩下4個。他不後悔自己的選擇,並且得到了曾經反對他的父母的支持。
烏克蘭留學生艾麗娜與和她在節目中結對的治沙人顧玲貴一家在一起
顧玲貴是在1997年看到中央電視臺一個治沙節目後,就覺得去恩格貝有發展前途。現在,他的妻子、妻妹及整個家庭都在這邊與沙地打交道過生活,並打算一直這麼幹下去。留學生艾夢蘭看到,一群來自美國加利福利亞的學生給顧玲貴寫信,感謝他教他們植樹。“我從來沒有想到,中國人的治沙行動會影響到外國人。”
張晉春是2010年從農業大學研究生畢業後來恩格貝的,只因他特別想研究適合在沙地上種植的植物,覺得在這裡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價值。“感覺他對這些植物都很有感情,看到都會過去摸一摸,然後很小心地一個一個給我講解,它們叫什麼名字、有什麼樣的作用等等。”卡美拉説。張晉春還給植物拍照片、上網查資料,準備自己出一本書,初稿已接近完成。
與這些治沙人的短暫相處,讓留學生們感觸良多。來自多哥的東方祺説:這幾天我學到的首先是堅持。不管你是做什麼的,你要有目標,你要堅持,雖然你不知道結果。艾麗娜告訴高娃:她很想和自己的丈夫、孩子再來這裡一次,希望到那時孩子會看到自己親手種下的樹苗説,哦,這是我媽媽當年種下的樹哦!“我也很希望在這個節目播出之後,大家會看到這些志願者在這裡是如何生活的,他們所從事的偉大的工作會使人們也想來這裡,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世界。”
馬蘭則告訴大家,在羅馬尼亞有這樣一句話:人這一輩子要做三件事,一是蓋一座房子,二是生一個孩子,三是種一棵樹。“我已經完成了第三個項目,也希望我能再來這個地方,帶著一些朋友,我們繼續種樹。”
八位留學生與工作人員在庫不齊沙漠栽下了一片“第一次親密接觸”的紀念林
在節目拍攝尾聲, 8位留學生還和中外治沙人,連同《“漢語橋”我與中國第一次親密接觸》節目組全體工作人員一起,種下了一片“親密接觸”公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