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抗戰館播放抗戰老人口述視頻
本報訊(記者 趙婷婷)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昨天上午,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將30位抗戰老兵“口述抗戰”影像史料捐贈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其中,有不少“口述”戰爭資料屬首次發現。
北京青年報記者看到,這批捐贈史料裏既有參與抗戰的老兵口述戰鬥歲月,也有見證抗戰的普通民眾回憶戰亂年代,內容涉及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保衛戰、松山戰役、緬甸戰場等中國抗日戰場一系列重要戰役。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戰爭資料是首次發現,對於全面研究中國抗戰史具有重要價值。
據介紹,這些史料來之不易。2014年7月7日,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發起“抗戰口證大搶救”全球徵集活動,以“口述歷史”的形式,用文字、圖片和視頻,記錄珍貴的抗戰記憶。活動推出後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共徵集“抗戰口證”搶救線索數百條。一年多時間裏,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組織採訪報道了100多位抗戰老人,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並從中選取了30位抗戰老人的音視頻,製作成全媒體紀念冊,作為“口證”史料。
整個影像史料長約4小時,分屠殺、燒殺、姦辱、反擊、勝利等五大部分。其中,有關日軍侵華的暴行令人髮指。抗戰八年,打了六年仗的老兵夏遠旭説:“敢死隊員在自己身上綁著炸藥,導火索就握在手上,到戰場上炸毀一輛日軍坦克,也炸死一個坦克兵,一個換一個。我小哥就是這麼死的。”
老紅軍樂志雄回憶説:“鬼子將三歲孩童用刺刀挑死,刺穿幼兒屍體,舉在槍頭刺刀上。”抗戰老兵雷永發記得,每次鬼子一進村都會引起騷動:“哪個女人不愛漂亮?可是那些女孩子在家裏,聽見鬼子來了,就把鍋煙子往臉上抹”。戰地記者李大年説:“有一天我出城突然看見城頭上吊著個人頭,往下滴血,這種吊人頭我親眼看見的就有兩三回。”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羅存康表示,這些都是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是抗戰館在內容和收集方式上的一次突破。各地以往在對侵華日軍暴行的佐證和控訴上多以物證為主,在口證上還沒有系統地收集,這批第一手的史料填補了口證收集的空白。抗戰館將好好收藏這些史料,讓其發揮應有的作用,激勵更多的人為民族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據悉,今後廣大市民可以直接在抗戰館通過現代化的音視頻技術,對抗日戰爭有更直觀的了解。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多年來不斷接受各界捐贈抗戰資料和文物。從2014年7月7日至2015年8月19日,該館共接受社會捐贈圖書1321件,口述資料、地圖資料複印件、照片複印件、書信、手稿等非書資料30件、光盤35張,包括線裝書局捐贈的《日本涉華密檔》系列圖書12冊;抗戰愛國將領後人牟廣豐捐贈描繪中國人民全面抗戰的全長805米、寬2米國畫《浩氣長流》一套,整個畫卷按真人比例實錄歷史人物838名。
部分老兵口述歷史實錄
1.黃埔老兵憶長沙會戰:拼刺刀手刃三敵
鄭貴玉,1920年出生,湖北長陽人。1938年從軍,入79軍補充4團。1939年保送黃埔軍校學習,任國民革命軍79軍98師293團2營6連少尉排長。
1941年參加長沙會戰。鄭貴玉回憶説:“部隊駐紮在岳麓山附近。白天,我和戰友穿著老百姓的衣服,裝扮成賣香煙、賣水果的小販或是買菜的市民混進長沙城刺探軍情,摸清楚了城內的火力佈置。晚上,便與日軍進行遊擊戰,騷擾敵人。”
攻城的那天晚上,鄭貴玉所在部隊順利地摸進城,打掉了日軍的哨崗,掐斷了全程的照明電線。“那天真是殺紅了眼,槍戰了很久,槍膛打得發燙。子彈沒了,我們就和鬼子拼刺刀。我親手捅死了三個鬼子,真是解氣啊。”
2.駝背鄉親被鬼子羞辱割背上突出的肉
房啟先,出生在鐘祥劉府大廟溜子集,曾是新四軍第五師的通訊兵。1939年房啟先加入新四軍第五師,在部隊擔任通訊兵。現年93歲的他回憶起日本鬼子的種種惡行,還氣得直髮抖,“日本鬼子壞事做盡,我恨不得喝他幾碗血。”
有一次,房啟先受命傳遞情報。當時日本鬼子正在柴湖邊掃蕩,情急之下,他把用膠紙包好的情報含在嘴裏,潛入水中,只露出兩個鼻孔出氣。在水裏泡了兩天兩夜後,上級派人找到他時,他已是奄奄一息。
在一次趕集中,房啟先的鄉親中一位駝背的老人引起了日本鬼子的興趣。鬼子將駝背老人的衣服脫掉,嘲笑老人背上突出的肉,還説要將老人的駝背一塊一塊割掉。割下一塊肉後,駝背老人疼得滿地打滾,向日本鬼子連連跪地求饒。鬼子都大笑起來,將這位老人羞辱夠了才放他離開。
3.日本兵把大小便解到老百姓鍋裏
李賢林,湖北省荊州松滋市南海鎮人。1943年11月,不滿14歲的李賢林自己報名參軍,加入國民革命軍86軍67師201團2營迫擊炮排,成為一名炮兵,駐紮長陽。
李賢林説,日本兵一進村子,老百姓都嚇得逃命去了,家裏的糧食這類笨重物資,來不及隱藏。日本兵翻出來就裝進自己的布袋裏,當作軍糧。“駐紮在老百姓屋子裏的日本兵,臨走時,把大便小便都解到老百姓的灶臺上甚至鍋裏。”李賢林介紹,松滋地區的沙道觀鎮米積臺附近,有一個村子裏修了一座專門榨油用的屋子,屋裏有一個很大的木桶,專門用來裝榨好的油。一個連的日本兵在這個村子裏住了一天,全連士兵都把大小便拉到這個老百姓用來裝油的大木桶裏。
文/本報記者 趙婷婷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