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特稿(記者 王甲鑄)7月1日上午,在西安市長安區杜永村,十個棚改項目集中開工。這個建黨94週年之際的集中開工儀式,並不僅僅是一種獻禮。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西安十個棚改項目集中開工,既是現階段促投資、穩增長的有力舉措,也是保民生、促發展的信心所在。西安棚改本身不斷創新政策,亦是期間的一大亮點。
這十個項目涉及西安市五個區,總佔地總面積約2255畝,項目總投資245.3億元。西安市政府副秘書長王西京在開工儀式上説,項目的開工既是一件大事,又是一件好事,更是一件喜事。事關民生,利在韆鞦。
促投資穩增長 陜西要“追趕超越”
過去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回陜視察,指出“陜西正處在追趕超越階段”。這一新的提法,是總書記對陜西發展階段的全新定位和全新要求。如何才能不辜負中央對陜西“追趕超越”的厚望?穩增長自然是首要目標。
今年4月14日,李克強總理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聽取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的意見建議。座談會上李克強提出,必須清醒看到下行壓力還在持續加大,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守住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的基本盤。
6月23日,陜西省省長婁勤儉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促投資穩增長有關工作,要求把穩增長作為當前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全力以赴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儘快扭轉被動局面。會議強調,保增長的關鍵在擴大投資,要抓好公共領域項目投資,加快棚戶區改造等一系列民生項目。
會議結束兩天后,西安市委市政府便研究確定了16條促投資措施,推出一批近期將啟動和年內可新開工的投資項目,全力促進西安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在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上,西安甚至推出了“購房落戶”政策。
也因此,這十個總投資245.3億元的棚改項目“是一件大事,一件好事,更是一件喜事”。王西京説,十個棚改項目的集中開工,既是西安促投資、穩增長的有力舉措,也是西安保民生、促發展的具體體現,不僅意味著西安在促投資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同時也標誌著西安在穩增長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
權力下放 釋放政策活力
事實上,西安的棚改工作一直都是全國學習的標桿,棚改工作的高效推動也正是得力於自身政策上的多項創新。
2007年8月,西安在全國率先成立了棚戶區(城中村)改造辦公室,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曾創造了西安城建史上搬遷數之大、安置房建設和回遷量之多、動遷工作之平穩三個“絕無僅有”,這也被譽為是西安模式。從2007年開始,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親臨西安視察棚改工作,上海、廣州、武漢等200多個城市都先後到西安考察學習。
西安市城改辦棚戶區改造工作處處長王維早些時候在接受央視網記者採訪時説:“這些年成功的關鍵,也是西安最大的特點,主要就在於政府能下決心從其他部門收權,比如立項權,這是發改委的權利;比如施工許可,這都是別的部門的權利,以前各部門牽扯,手續繁瑣,實行這個之後都一舉解決了”。
2014年11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在新實施的《西安市棚戶區改造管理辦法》中再次創新多項棚改政策,推動棚改工作。
與以往由市人民政府下發徵收補償決定不同的是,新《辦法》明確: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可按照各自權限負責棚改項目的徵收補償工作。這也就意味著,改造項目房屋徵收補償決定審批權下放到了區人民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一級。
王維説,以前是為了防止暴力拆遷,西安市將審批權收的很高,實行“一事一案”,群眾到省高院上訴。但這種做法的弊端就是行政訴訟週期過長,對改造項目造成極大阻力。現在把權力下方到區縣一級,群眾不滿意可以在基層人民法院申請行政訴訟,這即是權利下放,也是一種切合實際的調整,將更有效的解決全國棚改都頭疼的“釘子戶”難題。
西安市棚改辦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下半年,他們還將創新方法,積極探索司法解決途徑,解決“釘子戶”問題,確保全面啟動20個棚戶區改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