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圖為馬鞍山抗戰紀念館內的“一門忠烈”牌匾和雕像
央視網特稿(記者 李文亮)“我不信人死有鬼魂,形影總是纏繞著我的心,吃飯睡覺行軍,老是響著死者的聲音。”這是73年前,抗日英雄馮毅之目睹親人罹難後,強忍悲憤作的一首詩——《家人》。
作為一個丈夫、兄長、父親、兒子,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家人被日寇圍攻,英勇赴義,自己卻只能把滿腔的怒與恨深埋心底,這一幕該是何等的慘烈!何等的痛徹心扉!
73年後,記者走進英雄故土,尋訪“一門忠烈”殉國背後血與火的故事。
“小延安”的革命之火
長秋村,地處山東省青州市廟子鎮,背山臨水,佔據著魯山的北大門,地理位置非常險要,被稱為抗戰時期的“小延安”,是堅強的“抗日堡壘”。
抗戰時期,長秋村人民率先舉起抗日大旗,是當時淄河流域我黨領導的最早的一支抗日武裝隊伍。青州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樊光湘介紹,這個不到百十戶人家的村莊,先後有119人參加八路軍及我黨地方武裝,有39人犧牲在戰場上,還有63人死於日軍監獄或被抓勞役,摧殘致死。敵人視長秋村為眼中釘肉中刺,對長秋村掃蕩達十幾次,村內房屋被燒18次之多,到1942年,全村無一間完好的房屋。面對敵人的殘暴行徑,長秋村村民毫不畏懼,擦乾眼淚,拿起槍桿子同敵人頑強鬥爭。
抗戰爆發後,共産黨員馮毅之受黨的指示,回到家鄉長秋村,在一處破舊的房子裏,發展了十幾名黨員,建立了黨的組織,成立了抗日自衛團。1939年,益都縣政府成立,駐地設在長秋村,在淄河流域開展全面抗戰。
長秋村所處的魯中地區是抗日根據地,更是南來北往黨政軍領導人的落腳之地。當時任山東代理書記的郭洪濤,山東縱隊司令員張經武,副司令員王建安,八路軍三支隊政委司令員霍士廉、楊國夫,四支隊政委司令姚仲明、廖容標等,都曾在長秋村工作和駐紮過。
硝煙戰火中,長秋村成為魯中地區一面抗日根據地的旗幟,同時,也哺育出一批抗戰英雄,馮旭臣父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馮鐵頭”的紅色家庭
馮毅之,1908年生於長秋村,曾帶領八路軍地方部隊轉戰淄河一帶,被敵人稱為“馮鐵頭”。他早在1930年就參加革命,抗日戰爭爆發後,受命回老家建立抗日根據地,在他的影響帶動下,全家人都參加了革命。
樊光湘介紹説,馮毅之的父親馮旭臣生活本算殷實富足,有四合門院,衣食無憂,但他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和憂民意識,在任長秋鄉鄉長期間,就多次捐資助學,扶困濟貧,在村民中享有崇高威望。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支持兒子的革命行動,幫助馮毅之發展黨員,建立黨的組織,發動20多名進步青年武裝抗日,組建“抗日自衛團”,公開打出抗日救國的旗幟。
青州西南山區抗日根據地建立後,馮旭臣當選為益都縣抗日民主政府參議長。馮毅之兄長馮登奎任八路軍修械所所長,妹妹馮文秀1938年入黨,任長秋村、蓼河區婦救會會長,弟弟馮登愷也隨軍戰鬥,妻子孫玉蘭也是中共黨員。他們一家,是名副其實的紅色家庭。
這樣的家庭,自然被敵人恨之入骨。長秋村多次遭受洗劫,馮家也被燒掠一空,只能棲身山林,飽嘗艱辛,家中剛剛出生的小孩子也不得不跟著大人東躲西藏。
忠魂血染馬鞍山項
馬鞍山,位於淄博市淄川區淄河鎮,兩峰相連,形似馬鞍,懸崖峭壁,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
1942年10月,日偽軍對根據地進行大掃蕩。馮旭臣便帶著二兒媳孫玉蘭,女兒馮文秀,孫女新年、蘆橋、平洋等一家6口,轉移到馬鞍山上。當時山上還有八路軍的一個班和28名傷病員,以及部分抗戰家屬。
11月9日,日偽軍掃蕩完沂蒙山區,返回時經過馬鞍山,當地一個漢奸慫恿日本人,説山上有八路軍負責人,還有兵工廠。日軍信以為真,集結1000多人,在孟良臺、後峪嶺等山上架起大炮,數架飛機配合轟炸南天門和頂峰,一撥撥地向山上發起猛攻。
面對比自己隊伍多數十倍的敵人,正在山上養傷的八路軍第115師副團長王鳳麟,臨危不亂,週密佈防,帶領大家英勇還擊。憑據險要地形,山上的傷病員和家屬都行動起來,用手榴彈、石頭和僅有的幾枝槍阻擊敵人。第一天戰鬥到傍晚,擊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日偽軍在丟下一片屍體後暫時退去。
第二天,戰鬥更加殘酷,敵人從周邊的博山、萊蕪、張店等地,調運來大批部隊和彈藥,加強了攻山力量。一時間,山頂碎石四起,房屋墻壁倒塌,王鳳麟拄著拐杖指揮戰鬥,幾名戰士相繼犧牲。大家誓死不做俘虜,子彈、手榴彈用光了就用石頭砸,最後連能搬動的石頭都用光了。馮旭臣冒著炮火搬運石塊,高喊著“寧死在炮火中,也不當俘虜”,在用石頭砸向敵人時,不幸中彈犧牲。彈盡援絕,成群的敵人涌上山頂,王鳳麟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信念,舉槍自殺,守山指戰員、傷病員和家屬從容跳下懸崖,除了三人因樹枝托挂倖免于難,其餘全部壯烈殉國。
馬鞍山戰鬥持續了兩天一夜,敵人以付出100多條性命的代價,只奪得一座空山,其中一名師團參謀長被王鳳麟擊斃。
此役,除了父親馮旭臣,馮毅之的妹妹也在身負重傷之後,把最後的石塊狠狠砸向敵人,跳下懸崖壯烈犧牲;大女兒新年死於炸彈之下,妻子懷抱幼女,背負三女兒,順著捆在松樹上的布條冒死突圍,卻在離地面兩丈多高時墜崖。只有4歲的三女兒並沒有死去,夜裏還在哭喊著爸爸媽媽,但敵人封鎖了山路,沒人能來救她,最終喊聲越來越弱,她在極度痛苦中永遠閉上了眼睛。
敵人攻山時,馮毅之和戰友就在不遠處的一個山頭,遙望著馬鞍山,但為了保存實力,卻不能貿然出擊。眼看著馬鞍山失守,六位親人壯烈殉國,馮毅之的痛苦可想而知,他的詩作《家人》字字泣血。
為了表彰馮旭臣一家抗日愛國的高尚風格,1946年5月,魯中行署參議會贈送馮旭臣後人“一門忠烈”橫匾。如今,馬鞍山已經成為風景秀美的紅色生態旅遊區,但高懸在烈士故土的匾額,屹立的烈士雕像,卻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後人:牢記歷史,勿忘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