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避免扶貧傷民要靠法治護航

中國新聞法制日報 2015年06月18日 15:5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不可否認,我國對扶貧工作制定了不少規定,但是這些規定大多停留在扶貧項目資金的分配和使用安全上,對扶貧項目本身、扶貧資金運用效果的考評則成空白地帶

  □朱賢春

  近年來,政府對扶貧工作高度重視、投入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投入的增加並沒有帶來明顯的效果,一些扶貧項目不接地氣、不做週密的計劃,只管把資金投出去就完事,成效如何反倒不重視。有農民甚至反映:扶貧項目,搞啥虧啥,農民都怕了(6月17日新華網)。

  類似“頭年一哄而上,來年一拍兩散”的傷民扶貧項目早已屢見不鮮,但是鬧劇仍在多地不斷上演,根子就在於政府扶貧全過程缺乏法治護航,尤其是扶貧項目本身、資金運用效果幾乎處於法治缺失的狀況,使得政府扶貧不夠規範。

  不可否認,我國對扶貧工作制定了不少規定,但是這些規定大多停留在扶貧項目資金的分配和使用安全上,對扶貧項目本身、扶貧資金運用效果的考評則成空白地帶。如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2011年出臺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對資金預算與分配、資金使用與撥付、資金管理與監督等作出了細緻規定,但沒有對資金使用效果作出相應規定,而且對扶貧工作考核也多沒有涉及扶貧項目和扶貧資金使用效果,這使得扶貧項目本身、扶貧資金使用效果成為法治約束的薄弱地帶。

  當然,對扶貧項目本身、資金使用效果考評存在一定的難度,遠遠沒有對資金的分配和使用安全等進行考評容易,可扶貧畢竟事關黨的執政基礎,關乎國家長治久安,關係社會主義現代化大局,來不得半點馬虎。特別是201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提出“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後,更有理由對關乎“精準扶貧”命運的扶貧項目、扶貧資金使用效果高度重視,補足扶貧工作在法治方面的短板。

  其實,將政府扶貧工作全部納入法治化軌道,乃是大勢所趨。當前中國扶貧開發工作的綱領性文件《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就明確要求,要完善扶貧資金和項目管理辦法,開展績效考評。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不僅對“三農”問題高度聚焦,而且首次為農村法治體系化指明方向,明確加快扶貧開發立法。

  當然,推進扶貧開發立法有待時日,然而,各地各部門不能坐等國家立法,而應根據實際先行先試,將扶貧項目本身、扶貧資金運用效果以合適的方式納入考核範圍、納入法治軌道,同時將其作為考核幹部實績的重要依據,避免扶貧傷民事件再次上演。

  跟帖

  告別政績衝動

  扶貧幫困是國家政策導向,目的是為了走向共同發展致富、促進社會穩定和諧,但扶貧不是簡單地砸錢,更不是有錢就能任性,切忌政績衝動下搞盲目上馬,資金投出去就完事,不管扶貧實效;切不可財大氣粗、簡單粗暴,籠統地以行政指標、命令決定扶貧對象、方向和項目。一定要接上地氣、週密安排、精打細算,看準目標與方向,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和幫扶對象的實際需要與接受能力,結合市場行情與風險評估,做到有的放矢、精準扶貧。

  江蘇 符向軍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