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專業護工上門採集老人的血糖、血氧、脈搏、血壓等信息
央視網特稿(記者王小英)一天早上,王琛又被手機震醒了,打開一看,發過來的數據顯示,父母的血壓“蹭”一下上去了,王琛趕緊跟父母通了電話詢問情況。
儘管王琛每天異常忙碌,他還是能通過手機,隨時掌握自己父母的健康狀況。
“有時一天能收到十幾條通知”,王琛説這算是一個“甜蜜的負擔”,自從安裝上智慧養老軟體,每天王琛通過手機就能實時查看、掌握父母身體狀況,而對於一天幾十條的通知,他也打趣説道:“父母這是在刷存在感,可能就是太無聊,想孩子才這樣吧。”
工作太忙 讓父母成了“空巢老人”
父母在家測量血壓後,子女手機上便可收到這樣的信息。
放棄穩定工作,自己打拼創業,幾年後王琛突然發現事業成功了,可父母卻成了“空巢”老人。
自己喜歡瞎折騰,又不能時時都在父母身邊,王琛開始考慮父母的養老問題。
安寧,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高級會員,留學美國畢業後已在美國成家立業,可父母不願意去美國生活,選擇在蘭州養老。
安寧是家中獨子,此時也在面臨父母如何養老的問題。
2011年,在哥哥的介紹下,王琛認識了安寧,面對同樣的問題,兩人碰撞出火花,決定打造一個智慧養老雲服務平臺。於是他們一邊繼續原來的事業,一邊開創新事業。
在他們開發的平臺上包含了四個子平臺:“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健康養老服務平臺”、“安全養老服務平臺”和“健康養老服務中心”。什麼是“智慧養老平臺”,王琛這樣解釋道:當老人在家時,打個電話就能選擇家政服務或送餐服務,後臺工作人員根據老人的信息就近派單;老人測血壓時,數值會隨時傳輸至後臺;需要前往醫院就診時,平臺可以提供專業護工人員提供陪診服務;老人外出迷路了,智慧定位系統可以隨時查看到老人所處位置;甚至對於失能老人,只要利用智慧傳感器,平臺就能掌握老人是否起來活動了……王琛和小夥伴們設計了多個不同層次的平臺,滿足不同老人的養老需求。
在互聯網時代,一台小小的老人機,一個智慧血壓計,一個緊急呼叫器,平臺便能掌握了老人的信息和動態,健全老人的健康檔案系統、健康評估系統、安全定位系統、慢性病管理系統和緊急救援系統。
空巢老人的孤獨你無法想象
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界面
王琛手機上收到的通知,便是健康養老服務平臺展示的一小部分,加入這個平臺的老人,每人手中有一個智慧血壓計,測試結果可實時傳輸至後臺作為健康評估報告的依據,也能和子女手機綁定,實時傳輸至子女手機上。
“空巢老人的孤獨你無法想象”,王琛一邊説一邊打開公司平臺,平臺上的數據顯示,有些老人一天要測十幾次甚至二十幾次血壓,數據層層疊加,單一的線條疊加後顏色觸目驚心,“基本上有些人閒下來就開始測血壓。”
每個子平臺都是分開的,老人可以選擇參與其中的一個或兩個。目前參與健康養老服務平臺的老人有2300多位,多數都是中科院蘭州分院、近物所、寒旱所等科研機構的離退休老人,王琛介紹説,這些老人退休前都是知識分子,但子女不在身邊,他們感覺很孤獨,沒事就量血壓,用這種方式告知在外地的子女自己的健康狀況,經常會出現老人一天測量十幾次血壓的情況。
王琛説,四個平臺基本能夠滿足不同老人的需求,目前蘭州市城關區打造的虛擬養老院,便是利用他們的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為轄區內的空巢老人提供家政、送餐服務等。
在創業過程中,為了滿足不同需求,王琛和客戶選擇的合作方式較為靈活,如政府可直接購買平臺,為轄區空巢老人提供養老服務,公司只需負責後期維護即可,或者老人直接購平臺服務,由平臺為老人提供所需的養老服務。
在摸索中前進
智慧養老平臺根據老人身體狀況,開展健康干預講堂。
在老齡化社會,養老産業被很多人譽為朝陽産業,市場前景很可觀。
王琛團隊打造的平臺,在小試牛刀後頗受老年人歡迎,他們關於養老的創意也受到諸多讚譽,如獲得第二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中國留學人員創業園百家企業“最具創業潛力企業”稱號等,多個政府部門組織人員錢來調研和了解智慧養老平臺。
但要推廣,難度依然很大。
“蛋糕很大,卻無從下嘴”,王琛不禁感嘆道,目前市場上,究竟誰真正願意為養老買單?
“我們的父母對自己都太節省了,這從清晨超市門口排隊搶購雞蛋就能看出來,但他們又很矛盾,很多人擔心健康問題,所以會有老人花錢購買保健品,可讓他們花錢購買這些養老服務,他們並不願意”,王琛介紹,以智慧血壓計為例,一台599元,智慧血壓計的背後就是為老人打造的健康養老服務平臺,但推廣兩個月只賣出去200多臺。
究竟誰能為養老買單?政府幫老人購買服務?老人自己購買或是子女為父母購買養老服務?王琛和安寧依然在摸索,“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模式”。
“我們提供平臺,平臺背後需要的家政、醫療衛生資源都已具備,但上遊部分一直無法確定”,為了研發和平臺對接的智慧設備,投入已上千萬,創業幾年依然是虧損狀態。
但王琛還想繼續下去,“養老有時候是一種慈善,這個終歸要有人來做,相信終歸能找到一種適合多數人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