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美麗鄉愁作品展播|網友文一:巷子裏的清香

滾動新聞央視網 2015年06月09日 14:2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離開端城十年,每當午夜夢廻,總會出現兒時那條煙霧氤氳的石板巷子。巷子並不起眼,很窄,且不平整,一到雨天還會“水漫金山”。但對於小時候的我們來説,那就是從大院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

  其實,巷子並不總是氤氳,通常在逢年過節時才會如此。彼時,家家戶戶門前擺出幾個大鐵桶,桶下生著撲撲的柴火,連續幾天幾夜地熬煮著什麼。還有從四面八方趕回家中過年團聚的人們,讓原本就不寬敞的巷子變得更加擁擠。孩提時的自己,絕不會因為擁擠而退避三舍,反而甚是喜歡穿梭于這番熱鬧之中。記憶中揮之不去的,除了瀰漫的煙霧,沸騰的人聲,歡快的笑臉,還有一股夾雜在柴火味道中的清香。

  清香出自裹蒸,廣東肇慶地區特有的新春應節食品,巷子人家熬煮的也正是此物。據《南史·齊明帝紀》記載:“太官進禦食,有裹蒸。帝十字畫之,曰:‘可片破之,余充晚餐。’”唐代詩人孫元晏曾作《齊·明帝裹蒸》:“至尊尊貴異人間,禦膳天廚豈等閒。惜得裹蒸無用處,不如安霸取江山。”南朝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裹蒸之歷史悠久可見一斑。

  裹蒸似粽而非粽,內料以糯米、脫衣綠豆、豬肉為主,外用本地特有的柊葉、水草包裹,形狀酷似埃及金字塔,因其個頭碩大(略大於一個拳頭),在廣東飲食業中素有“茶點王”的別號 。熱食清香四溢,入口松化爽滑,讓人回味無窮,被譽為“舌尖上的珠江恩物”,連美食專家都忍不住讚嘆:“打開熱氣騰騰的肇慶裹蒸,柊葉的香氣撲鼻而來,糯米化為無骨的綿滑,那五花肥肉的沉默,為了迎接一頓歡愉的舌尖快感。”

  裹蒸乍看其貌不揚,但製作非常講究。先是備料。糯米、綠豆、柊葉都必須反復洗滌三到五次,以祛除雜質和異味;研磨綠豆的磨盤要在軸心處墊上銅幣厚度的圓形鐵片,使得磨盤與磨之間留有1-2毫米的細微空隙,這樣研磨出來的綠豆,既去了皮,也保持了口感;豬肉選用肥瘦相間的新鮮五花肉,用鹽、油、曲酒、芝麻腌制,正所謂“裹蒸世家,秘方無價”,有多少戶人家就有多少種調味的秘方。

  再是包制。在模具中交錯鋪疊三到四片柊葉,舀一勺糯米,一勺綠豆,一兩件花肉,再來一勺綠豆、一勺糯米,把柊葉折疊包緊。而後用兩根水草“田”字形捆紮裹蒸。唯有包制得當的裹蒸,才能連續數小時安身於猛滾翻動的開水裏,讓糯米和綠豆仁的身子盡情舒展,讓火力“松”與“斂”的變化之妙盡情展現。不得不提的是,裹蒸所用的柊葉,與普通粽子所用的芒葉相比,有著諸多益處:不僅善其味、潤其澤,且能解表退熱、涼血止血、利咽開音、解酒醒神,還有“藏之可持久,即入土千年不壞”的保鮮作用。

  最後是熬煮。至少三個大鐵桶,分別用於熬煮裹蒸、煲熱水和盛放冷水。一般在晚上7點後開始,直到次日淩晨4點左右完工,大約持續8-10個小時。此間須保證爐火持續不斷,且隔一段時間要加一次熱水,這個過程往往需要全家輪流上陣才能完成。某種意義上説,家人間的鱗次協作,成就了年前一次別樣的家庭小聚。熬煮裹蒸的場景,曾被王士禎在《端州即興》中如是描寫:“除夕濃煙籠紫陌,家家塵甑裹蒸香。”?

  十年一瞬,自己早已從懵懂少年長成奮鬥青年,走出了童年大院,走入了寬廣世界,正走在拼搏路上。那條巷子和那些人家早在城市變遷中不復存在,那片氤氳和那種熱鬧只能在腦海中來回縈繞,而發自裹蒸的那股清香,也唯有在每年短暫的春節假期時仔細回味。慶倖的是,生於斯長于斯的自己,始終感念善良友愛、守望互助的淳樸民風,始終挂懷張弛有道、隱忍不爭的豁達態度,始終珍惜“于無華處見真情,于細微處見功夫”的內斂品格。

  此刻,真希望能吃上一口,清香撲鼻、糯滑柔綿、回甘無窮的肇慶裹蒸。

  作者 蔡立 女 廣東肇慶

      >>> 進入清朗網絡·青年力量我的美麗鄉愁網絡圖文徵集活動專題

     >>> 敬請關注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二季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