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西藏小康村的前世今生

央視網報央視網 2015年06月03日 11:3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圖為塔瑪村全貌,2005年以前這裡是大片農田和低矮的土坯房。

圖為塔瑪村全貌,2005年以前這裡是大片農田和低矮的土坯房。

  央視網特稿(記者 何川)五十年,從封建農奴制邁向全面小康,塔瑪村人與祖國緊密相連。

  五十年,從十二輛馬車起家到今天卡車成隊,塔瑪村人歷經坎坷終不悔。

  五十年,夕陽下酥油茶香老人閒坐,回首當年似夢,仿佛已隔千年。

  走過來,看看西藏的小康村,聽聽五十年來發生在這裡的故事。

艱難歲月 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1965——1985)

1959年,西藏施行民主改革,百萬農奴翻身做了主人。

1959年,西藏施行民主改革,百萬農奴翻身做了主人。

  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周歲。

  這一年,讓西藏人民永生難忘的是:西藏施行民主改革,廢除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百萬農奴翻身做了主人。

  六年後,籌備已久的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布達拉宮向東30里,拉薩河畔,塔瑪村的前身——紅旗公社誕生了。從此,這片土地上的一千多個村民真正意義上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開始了從遠近聞名的窮村,到全國有名的小康村的傳奇之路。

  十二輛馬車拉動五個生産隊

  1965年,西藏已有2100多個鄉人民政權,紅旗公社是其中之一。全國人大代表、塔瑪鄉現任第一書格桑卓嘎那時還不滿3歲。

  78歲老村民達瓦説,紅旗用藏語講就是塔瑪。當時,紅旗公社的上級部門是東風辦事處(現納金鄉),下屬五個生産隊就是現塔瑪村的五個村民小組。公社剛成立的時候,最貴重的財産是馬車。貢布塘生産隊有四輛,其他四個生産隊各有兩輛,1000多社員全靠這十二輛馬車才能完成生産任務。

  老人回憶説,那時種青稞,種小麥,房前屋後有空地的還可以種點豌豆、蔬菜,每人每天可以記三、四顆紅星,到年底統計紅星後平攤糧食,只要肯出力,日子就能過下去。

  一條土路飛揚多年

  1965年8月,拉薩河上第一座大橋——拉薩大橋正式通車。當時,紅旗公社通往布達拉宮的還是一條自然形成的田間土路,雖然抬頭就能看見布達拉宮,但來回一趟路途艱難,需要六個小時。

  村民桑珠啦説,堆龍縣在布達拉宮最西邊,塔瑪村在最東邊,從東頭早早起來,駕上牛車帶上乾糧,天氣好時,一路風塵趕到堆龍就天黑了。有時候遇到下雨天,滿地泥濘,天黑也到不了。

  這條塵土飛揚的土路伴隨村民多年,早已成了拉薩和鄉下的界限,也成了城裏人和村裏人的心理鴻溝。

  村裏出了第一個大學生

  桑田滄海,斗轉星移,1979年的中國發生巨變:文革結束、高考恢復,改革開放的大時代來臨。同呼吸共命運,一年後的塔瑪村出了歷史以來第一個大學生。也就在這一年,17歲的格桑卓嘎參加了工作,成為紅旗公社塔瑪生産隊的會計。

  原紅旗公社老會計措尼啦回憶道,公社成立之初,一千多人中沒有一個人接受過系統的教育,絕大多數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1965年紅旗小學成立後,村民可以就近上學了。

  村民貢桑説,她10歲上一年級,讀了三年就去幹活掙紅星了。儘管求學氛圍不那麼濃厚,但公社時期長在紅旗下的孩子至少都接受了三到六年的基本教育。這些人現在大多四、五十歲,也正是他們在改革開放的大時代為今天的小康村打下了根基。

  中國內地包産到戶已近尾聲,西藏的春風稍晚一些,紅旗公社一直存在到1985年。

“鐵牛”奔騰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1985——2005)

2005年,西藏大學新校區選址塔瑪村。

2005年,西藏大學新校區選址塔瑪村。

  1985年,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國發行,共22篇。這一年,長三角、珠三角經濟開放區剛畫了個圈圈,三峽水電站工程開始籌備。西藏大學修了三年投入使用了,紅旗公社的社員都想不到這所大學日後與他們的命運密切相關。

  也是在這一年,紅旗公社走到了歷史的盡頭,五個生産隊各成一村納入納金鄉管轄範圍。塔瑪等五個自然村走進風雲激蕩的改革開放年代。

  “鐵牛”跑起來

  198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20週年了。拉薩城裏的援藏工程一批接著一批,城市一天一個變化,城鄉的鴻溝開始消失。

  原紅旗公社老會計措尼啦此時在納金鄉信用社上班了,措尼啦回憶説,去工地打工,一個勞力一天掙15元。“鐵牛”(村民把拖拉機叫作“鐵牛”)跑一趟可以掙50元到60元,在當時可是一筆大收入。

  1988年,貢桑和同村的達瓦次仁成親了,沒有首飾、彩禮,也沒有領結婚證,邀請全村親朋好友一起吃一頓就算舉行了婚禮。達瓦次仁是村裏最早開“鐵牛”跑運輸的,算是先富起來的那一批。慢慢地,納金鄉16個自然村有了100多個“鐵牛”。

  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摸索出路

  與日新月異的拉薩城相比,村裏老舊的土坯房、泥濘不堪的土路、散亂的村落裏還時有醉鬼打架滋事,讓村民感到迷茫,在改革開放的大潮裏找不到出路。

  家庭成員增多,原來蓋的土坯房越來越擠;物價上漲,錢包裏的鈔票越來越少……“收入靠種田,養豬為過年,養只雞鴨換油鹽”這是八十年代後期當地流行的順口溜。村民旦曲還記得那時去拉薩過雪頓節(西藏傳統的節日,藏曆六月底七月初舉辦),全家換了新衣服新鞋,走到羅布林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藏拉薩西郊)已灰頭土臉,覺得沒法見人。

  機遇降臨

  邊巴老人回憶,90年代村裏是很亂、很臟,但是多數人還是想好好過日子——開商店、跑運輸、出門打工都有,他們的孩子也大多送到拉薩城裏刻苦學習,日後成為村裏的第一批大學生。

  不能任憑幾條泥鰍攪渾一池清水,是時候結束混亂的局面了。1999年,村裏的非法滋事聚會被正式取締。2002年,原紅旗公社的五個自然村又合起來,叫塔瑪村。已經40歲的格桑卓嘎在村委會基層工作20多年後,任塔瑪村村委會副主任兼會計。

  合村後辦砂廠、引進花卉種植、蔬菜大棚……此後三年裏,經濟發展終成主流,塔瑪村的“鐵牛”鼓足勁奔騰。2005年,西藏大學新校區選址塔瑪村,機遇降臨時有準備的村委會和村民們便緊緊抓住了。

披荊斬棘 昂首邁向全面小康(2005——2015)

村民們搬進新家,在小區樓頂可以遠望布達拉宮。

村民們搬進新家,在小區樓頂可以遠望布達拉宮。

  2005年,新華社受權全文播發《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一年,青藏鐵路全線貫通。一個屬於西藏發展的大舞臺即將拉開帷幕。

  “鐵牛”換成大卡車

  2005年,佔地800多畝西藏大學新校區在塔瑪村的土地上正式動工。熱曲組、塔瑪組兩個組的村民需全體搬遷。

  熱曲組村民旦巴端著甜茶,緩緩説道:“當年西藏大學來了,開心,又害怕。不用種地了,住樓房坐公交,每天去拉薩城裏轉經,多好。害怕的是,我們老了,靠著這點拆遷款能過,下一代靠啥吃飯?”

  塔瑪村村委會班子這時候的領頭人正是格桑卓嘎,這個班子面對著塔瑪村的又一次巨變。下一代的幸福,就要靠這些生在紅旗下的“老骨頭”來創造了。

  接下來的兩年過渡期,村委會班子一家一戶調查,找領導,求企業,千方百計要就業崗位;村民也不閒坐:學駕駛,拖拉機換成大卡車;學手藝,上工地掙高工資。

  就業難題得到解決,最難的一關過了。2007年,塔瑪村兩個小組成員全部搬進新房。接下來,塔瑪村還要面臨更大的挑戰。

  小康村昂首拉薩城

  拉薩東延,市政府要搬過來了。

  塔瑪村兩個小組的成員新房還沒住熱乎,這個消息得到了證實:2007年起,全村土地正式成為儲備用地,不準新建、私自買賣土地和房屋。

  這次,塔瑪村委會和村民沒有像西藏大學搬來時那樣慌張。全體村民開會,決定拆遷款預留一部分,徵用土地剩餘部分不賣,用來招商引資,不揮霍無度,自力更生!

  2015年5月30日,最後一批村民抽籤拿到了入住的鑰匙,全村安居工程落下帷幕。2007年全村大會上塔瑪村人説的話,8年之後成了現實:貢布塘綜合樓招商成功,農貿市場開起來了;江衝商住樓、花卉市場招商成功,生意做起來了;塔瑪村農畜産品交易市場招商成功,他們説要建拉薩最大的。

  現在的塔瑪村,人均收入達到了12047元,招商引資項目每人每年分紅3500多元,幾乎家家都有小轎車。學生入學率達到了百分之百,全村在校大學生85名。兩千多戶居民全部住進了藏式小別墅或電梯公寓,不少小區都配有自己的圖書室、籃球場、活動室。兩條雙向六車道的大路連接拉薩,坐公交去拉薩只要幾十分鐘。

  塔瑪村火了。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