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作者:聯合國教科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政府間委員會諮詢專家,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全球副主席,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貴州大學國際民間藝術研究院院長 陳平
自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決策以來,“一帶一路”已經成為當今國際社會熱議的話題。這一重大的決策與思路可謂大手筆大境界。它不僅僅是當年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的繼承與再現,更是開拓了中國與各國之間經濟合作的新機遇,同時更是展示與輸出國家軟實力的大好途徑。這一策略將會像一條紐帶一樣,將沿線國家的璀璨的文明與歷史串聯起來,不僅能增進中國與世界的友誼,還能積極地改變很多國家的政治與經濟利益。甚至重新規劃世界的格局,奠定中國再度成為文明大國的基礎。
漢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年),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中國通往西方的通道,開啟了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先河,成為了漢夷之間的第一次文化交融。漢朝不僅為西域帶去了茶葉、絲綢、瓷器等植物與手工藝技藝,還帶去了中國先進的造鐵術和鑿井技術,這些技術的輸出,不僅促進了中國與西域之間正常商品的流通與交易,更促進了沿線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思想交流,同時配合了漢朝當時的戰略國策,加強了中國對外開拓的精神,同時獲得了西域諸國的信任與仰慕,使中國的政治地位得以鞏固與提高,對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非常大。
同樣,張騫也帶回了西方的很多植物,食品與技術。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蠶豆苜蓿等十幾種植物,逐漸在中原得以栽培。漢軍在鄯善、車師等地屯田時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術,習稱“坎兒井”,在當地逐漸推廣。被譽為“天馬”,以“使者相望于道以求之”而形容的大宛的汗血馬也傳入中國。彼時,大宛以西到安息國都不産絲,也不懂得鑄鐵器,後來漢朝的使臣和散兵把這些技術傳了過去。龜茲的樂曲和胡琴等樂器,也進入了漢朝的生活當中。
在絲綢之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華美的絲綢與精緻的瓷器,令許多西方國家對中國産生了嚮往與憧憬。由於傳至君士坦丁堡的絲綢和瓷器的價格奇高,人們由此而認定中國是一個物産豐富,技術發達的文明大國,各國的王公貴族曾一度以穿中國絲綢服裝,使用中國瓷器為富有與高貴的象徵。由此可見,手工藝技藝是一種最直接的交流與展示的手段。而這些手工藝技術又是文化與文明最具體的體現于載體。
漢朝絲綢之路的交流手段看上去並不複雜,仿佛平常人們走親戚一般,帶著禮物,情誼,以及平和友好的姿態,所到之處,以理服人,以物贈人,以德待人,相互學習與借鑒,最後既收穫了西方的新知識新技術,也收穫了友誼和鄰國對中國的尊重,一路向西不慌不忙,不卑不亢,不急不躁,慢慢地征服了世界。這種交流的形式本身就彰顯了中國人的哲學思想和為人之道:潤物細無聲,滴水穿石,大道無形。
毫無疑問,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崇尚和平與友好的國家,始終本著寬厚待人的態度與世界相望,但是這種內斂與隱忍在近代的戰爭中演變成了怯懦和謙卑,轉而成為崇洋與恐洋,漸漸地對自己原本擁有的大國自信發生了動搖,從世界的中心游離出來。加上無數災難與戰火的侵犯,各類運動的洗劫,尤其是近代西方列強的強勢侵犯,中國人對於自身文明與文化的認知也發生了轉變。一方面盲目地迷信與崇拜西方的文明,一方面痛徹地批判自己的歷史與根脈,失去了對原本應該引以為榮的傳統文化的尊重與認同。近百年來,中國人對於物質與精神層面追求的標準無不以西方標準為準繩,以西方之發展為目標,失去了對自我的判斷與信心。即便是近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與騰飛,儘管如此,也無法徹底改變多數人的心態。歸根結底,還在於失去了文化的根基與精神的寄託。因此,恢復中國民眾對於自身民族文化的認同與自信,恢復中華民族敢於擔當的決心,重新建立文明大國的信心,是十分必要的。與此同時,在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世界格局重新調整的當下,喚起民眾對於本民族的驕傲與認同是當務之急。也因此,“一帶一路”的提出與開啟,不僅可以重現絲綢之路的信心與姿態,還可以喚起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一帶一路”也將文化軟實力的輸出作為主要的途徑與手段,符合中國在和平中恢復並崛起的心願。而民眾只有在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內涵,繼承傳統優秀的文化,認同本民族的文化根脈的前提下,才能使整體國民素質得以提高,得以凝聚,進而增強不同國家、民族對我們的了解和認同,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
開啟新的絲綢之路的同時,中國的民眾也要學會以平和寬厚的心態去對待其他國家不同的文明,平等對待不同民族的文化與價值觀,包容不同民族的差異,建立大國的寬容心態,建立平等的對話機制,樹立自我尊重的信念,敢於承擔,勇於表述自己的態度與立場,才能真正融合到世界的新格局中,承擔起文化大國的責任與角色。而民眾的整體素質與思想境界乃至精神風貌也需要提升與改觀。所以,在“一帶一路”上,我們應該看到更多的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現象,並且在世界的舞臺上成為重要的角色。走出去的內容可以豐富多彩,就像當年的張騫,帶著中國人的智慧與思想,帶著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帶著中國多民族的元素與文化遺産,去交朋友,去理解世界,關心世界,而且加入不同的對話行列,通過多渠道的溝通構建國與國之間,民眾與民眾之間和平互惠的持久聯絡。
走出去不僅僅是尋求經濟與貿易的合作,更多的是建立情感與文化的溝通與交流,需要突破區域地理的限制,用文化鏈結中國與世界。因為當年的絲綢之路,串起來的不僅僅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往來于邦交,更重要的是,它連接起了各國民眾的情感與友誼,在文化的橋梁之下,也建立了經濟的合作與互惠。
2014年,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一道,將三國“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為世界遺産,這就是一個軟實力構建的成功範例。按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前副主席郭旃評價,三國聯合申遺的成功,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國際框架和歷史淵源,做出了有力的鋪墊和證明。也證明了一點:國土有界,文化無疆。
人類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是共通的,對於和平的嚮往也是共通的,無論生活在那一塊土地上的人們,都希望世界和平,生活富足,而這種理想只有在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實現。在這個世界的大家庭中,中國民眾應該主動融入到世界的舞台中去,把中華民族的精神之美,思想之美,物質之美,文化之美分享給世界,展現給世界,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本文首發一帶一路百人論壇,作者授權光明網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