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圖為“v袋洗”團隊,左二為創始人周良
央視網特稿(記者 曹曉波)“都什麼年代了,還在用手工下單。”36歲的周良忍不住吐槽傳統洗衣業,“為什麼十多年來一直停滯不前?”
一番考察之後,周良放棄了優渥的公司待遇,于2014年10月推出了“速來生活v袋洗”(以下簡稱“v袋洗”),成為湖南省首家現代化中央工廠洗護的O2O在線洗衣平臺。
O2O,全稱OnlineToOffline,又稱作線上線下電子商務。與國內其它同類洗衣平臺不同,周良擁有自建的服務平臺,以及自動化中央工廠一站式系統。在他的藍圖裏,他想改變整個鏈條,不僅要給傳統的産業加上互聯網的翅膀,還要飛得起來。
在最近發的朋友圈裏,周良截了一張周星馳電影的圖,白色字幕格外醒目:“做人如果沒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要讓用戶上癮
對質量的把關是“v袋洗”成功的法寶。圖為周良在與洗衣工人溝通洗護細節。
穿過擁擠狹窄的長沙市德雅路,周良踩著坑洼不平的水泥路面,走進一棟七八十年代建成的建築裏。位於一樓洗衣工廠飄來的清香氣味,只要邁進樓梯口就能聞到。
周良的辦公室在二樓,既是會議室,也是“v袋洗”的調度中心。像許多初創的公司一樣,50平米的房間裝修簡單,擺著十張辦公桌,但看上去乾淨整潔。
當上總經理的周良,給人很舒服的感覺,一點沒有IT男那種沉默寡言的刻板。他向央視網記者描述“v袋洗”時,語速快的如滾筒洗衣機的翻轉。
最開始,周良覺得在互聯網上賣鮮花是一件很上檔次的事情,從事洗衣業後,他逐漸感到,將一件衣服洗乾淨也是一件需要態度的事。
區別於當前傳統洗衣按件計費的模式,“v袋洗”打出“每袋98元,裝得越多洗得越多”的廣告。算下來,平均每袋可裝下按門市價260元左右洗滌費的衣物。
顧客只需通過微信預約上門取件,72小時內就能收到洗好的衣服。“對用戶來説,足不出戶,解決了出門難、停車難、攜帶難等諸多煩惱。”周良説。
和一些O2O創業者只靠APP刷用戶量不一樣,周良認為僵屍粉無用,關鍵要瞄準潛在的消費群體,服務質量才是O2O的核心。
“懶人經濟”指引了O2O發展的方向。周良將90後作為“v袋洗”的主打群體,理由很簡單,他們是互聯網原住民,喜歡網絡社交,喜歡宅,喜歡有趣好玩的事物,而且他們對洗好的衣服不太吹毛求疵。自公司成立至今,他們只賠過150元。而以往的傳統洗衣業挑刺、故意找茬者不在少數,往往一件衣服要賠上千元。
於是,周良將“用戶體驗”不斷放大。從産品的膚色,下單是否流暢等小細節下功夫。眼下夏日來臨,“v袋洗”還根據“夏日最符合分類學的收衣方式”佈局了客戶端。
除了在“用戶體驗”上下功夫,周良流程上也有苛刻的規定。比如,配送人員取件時,相互核對收衣密碼,並當著顧客面用鉛封條鉛封v袋;在高清攝像頭監控下對衣物進行洗前檢查和分類,檢查的情況通過微信發送給顧客,只有顧客確認反饋後才能進行洗護。
在周良看來,O2O是基於面對面場景的高頻生意,用戶的忠誠度和重復使用率是服務成敗的關鍵,“用極致服務讓用戶上癮,用戶基於上門服務的各種潛在需求便都會被深度綁定在平臺上。”
八個月以來,從最初的每天幾袋到現在平均每天200袋,服務質量帶來的是業績的飆升和知名度的擴大,多家銀行、超市、大型企業與“v袋洗”建立了合作。目前,“v袋洗”與湖南某大型電商的渠道合作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v袋洗”將佈局湖南省。
重新定義洗衣
儘管在IT行業內摸爬滾打了10多年,但周良並不是一個安分的技術男,他喜歡挑戰,喜歡商業色彩的東西,並有意識地鍛鍊自己。
2007年,他小試牛刀,投資了20萬加盟了某品牌幹洗店,交由女朋友打理,歷經三年的經營卻虧了10多萬。
這次失利令他看到了諸多痛點:傳統洗衣店用戶體驗差,“麻煩”,“貴”,效率低下,服務標準不統一,風險高容易倒閉,發生糾紛時難以解決。
O2O自2013年流行起來,90後創業如雨後春筍。國內市場最早出現的“榮昌e袋洗”和“泰迪O2O洗衣”也非常惹人注目。種種跡象預示著,顛覆傳統洗衣業的歷史性時刻就要來臨。
去年年初,周良對北京城的020洗衣圈詳細考察了一番,他認為顛覆傳統洗衣行業需要具備三個條件:品牌、全自動化的中央洗衣工廠、團隊。周良解釋,一個優質的洗衣廠可以滿足網絡訂單井噴式增長,跟得上服務;自動化可以破解O2O公司不能有效監管洗衣廠的難題;團隊可以打造完善的平臺。
按照這種思路,2014年5月,周良回到長沙,遊説當地最具實力的浣溪沙洗衣工廠,希望彼此合作。來回跑了十多次,他的執著和誠心打動了老闆。雙方決定採取鬆散式合作方式,浣溪沙負責物流和洗衣,“v袋洗”負責平臺和接單,每單固定的分成。
以往,洗衣工廠服務傳統門店,消費者和洗衣廠是脫節的,洗好的衣服會自動分解到門店,再由門店分發到消費者。020則帶來了新的命題,即洗好的衣服如何分解到消費者。
“v袋洗”開發了自動化中央工廠一站式系統,出現以消費者個人名字或賬號命名的衣架區,而且可以對洗衣進度、質量無障礙溝通。周良認為:“v袋洗”將使得洗衣工廠的工序、流程標準化,這套系統或在全國推廣。
與許多02O企業聘請科技公司打造線上平臺不同,周良認為,這種做法局限性很大,比如開發活動,大客戶經營都要收費,玩得越好收費越高。
“v袋洗”則自建了客戶端,將用戶數據庫掌握在自己手上,可以進行業態分析,開闢新的業務。在周良的規劃中,將基於現有的速來生活平臺切入洗車、快遞、衛生服務、養老等更多垂直生活服務領域。
壯士斷腕
一切看似簡單,做起來不容易。
“憑什麼相信你?”周良回憶起在尋求與浣溪沙洗衣廠老闆合作時,搖著頭對央視網記者説,“讓在行業內有一定地位的老闆接受新的理念很難。”
對方不接電話,周良就跑到工廠去等,最長的一次等了一個下午,晚上聊了四個小時,最終等來的卻是“改天再聊吧”,周良一度心灰意冷。但最終,堅持和對行業的專業給了周良合作的機會。
創業路上,同樣難尋的還包括團隊成員。
“選擇創業成員就像婚姻一樣,沒找好,會後患無窮。”他善於吸取教訓,曾經風光一時的“微洗衣O2O”就倒閉在團隊磨合上。
有時候越怕什麼越來什麼。
周良找的第一撥成員就和想象的相差甚遠。團隊成員糾結于後續無用戶,投入無收入,股權比例,甚至,連房租都出現分歧。周良意識到心態不好就無法面對以後的風浪,於是提出解散。
此時的周良還在IT企業上班,他將目光鎖定在單位內部的同事,花了一個月時間將設想寫成PPT,悄悄拉攏林曦、方理、肖正華三人,在單位的天臺上商議,沒想到這群IT人也厭煩了整日面對電腦屏的枯燥生活,一拍即合。
團隊最大的挑戰是年齡,此時他們都有了家庭和穩定的事業,忽然跳進前途未卜的新領域,均遭到了家庭成員的反對。
頂著壓力,四人拿出了壯士斷腕的勇氣,在單位附近租了一間30平米的房間。六七月的長沙氣溫陡增,房間裏沒有空調,熱得像蒸籠,他們借來電風扇,經常談到大半夜。
團隊一開始拉不下臉來,説不出狠話,後來定下規矩,最好開始就講好規則,以後免得麻煩。
這支由IT男為核心的團隊一共只有10個人,但很快展現出他們的天賦,他們善於敏銳把握用戶需求和市場。
走到哪,周良都喜歡把他的團隊挂在嘴上。他覺得市場轉瞬萬變,互聯網的産品不是疊代的,佔據先機很重要,因此O2O企業不在於規模大,在於爆發力、落地支撐力強。
在“v袋洗”,凡入職員工都有一定比例的原始股。周良希望每個團隊成員都能以此為事業,共同進退。
夢想一定要落地
和一切小型創業公司一樣,所有的壓力往往都在CEO身上。“總覺得背後有上千雙眼睛看著自己。”周良説,“如果一天的事情沒做完就睡不著,要擔心的東西太多,但又儘量讓團隊成員看不出他的憂慮。”
沒事的時候,周良總會不自覺地到隔壁的“收件室”瞅幾眼。20平米的房間就像一張業績的晴雨錶,工人們抱怨過多次了,收件多的時候堆成了一座小山,沒有了落腳之地。
周良聽後心裏有些竊喜,但光鮮的業績背後,周良還需根據業績尋找原因,哪出了問題。
對於近期美團、京東佈局O2O洗衣市場,周良稱“毫不擔心”。他覺得一下子不會撲上來,“v袋洗”已經有了先機優勢,有了落地的平臺。
周良表示,O2O正在加速傳統行業的轉型步伐,但不是每一個傳統行業挂上個O2O或者互聯網思維的烙印就能轉型成功。
他覺得O2O終歸要回歸線下,傳統行業是睡著的獅子,如果互聯網逼著它們醒過來時將是可怕的。
面對頗受關注的90後創業,周良的看法是,70後創業慢慢不受關注了,這批人不上不下,顧慮多,而90後有想法,大膽敢闖,但是涉世經驗不足,互聯網不會讓創業容易起來。
“互聯網看得人多,下決心的人少,做的人少,做成的更少。”周良説,“夢想要落地”。
幸運的是,雖然團隊的工資水平還不及他們原先的工作,周良和他的團隊沒有成為悲壯的炮灰。未來,周良希望有投資進來,有A輪、B輪的融資,最好能上市,或者被大型企業相中,體現公司的價值。
“v袋洗”的每只洗衣袋上都印有綠色的袋鼠,一件件衣物飛向它的袋口。周良管這種綠為“繽紛綠”,意喻帶走人們的臟衣服,解放雙手。
在他的夢裏,“繽紛綠”的袋鼠們肚裏鼓囊著,它們艱苦、心酸,但是永遠向前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