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抗日老兵劉愛民
央視網特稿(記者 王甲鑄)92歲的劉愛民坐在自家後院的樹蔭裏,回憶起70年前的那場戰爭,氣喘吁吁但思路清晰。在關中平原五月的溫熱裏,這位老兵的講述讓週遭的一切平靜下來。
回憶起湘西會戰的慘烈狀況,這位從抗日戰場的交通溝裏死裏逃生的老兵,數度哽咽。當年,一場戰役下來,一個連只活了13個人。
劉愛民的兵戎生涯源於一次航空員招生。1942年2月,成都航空委員會到陜西招收航空員,當時劉愛民正在自己的家鄉陜西禮泉讀書,報名初選通過後,體檢時卻被檢查出沙眼,只好在四川溫江機場當了一名文書。
抗日戰爭最後一年,劉愛民在機場精簡裁員的關口迎來了國民革命軍第74軍在成都接收新兵的機遇,他得以進入戰鬥部隊。並隨軍來到湖南,參加了那場著名的湘西會戰。
據新華網2005年報道,湘西會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會戰,也稱雪峰山戰役。侵華日軍此戰目的是爭奪芷江空軍基地,戰爭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
老人回憶,戰爭開始後,中國軍隊在龍潭鎮包圍了日本兵,但因為日本兵武器精良,雙方形成拉鋸。“第一次攻的時候,天剛剛黑,用炮轟,接著用人攻,雖然把一個點奪下來了,但傷亡特別大……”70年過去了,老人對戰爭的慘烈依然記憶猶新。
“最傷心的一次,我們一個連從戰場撤下來,就剩下13個人……”説至此處,老人突然言語哽咽,流下淚來。老人説,自己是被後援部隊從交通溝裏堆積的屍體中刨出來的,從而倖存下來。
後來,劉愛民離開部隊,回到家鄉陜西禮泉務農至今。剛回到家鄉時,劉愛民住在村裏的一處破窯洞裏,“吃不飽穿不暖”,解放後分了土地,劉愛民結婚生子,開始了自己的下半生。
“我曾是低保戶,享受高齡補貼、社會養老保險,這些錢我吃藥也夠用了,現在高血壓、冠心病,耳朵也聽不見,這説實話,如果不是政策好,早就死了。”話至此,這個在抗日戰爭的炮火中摸爬滾打過的錚錚漢子,再一次言語哽咽,眼淚自渾濁的雙眼裏,流下面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