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北京大學兼職教授、北京智銀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馬兆遠博士
央視網特稿(記者 寇德印)作為學生,馬兆遠無疑是成功的,從北大、牛津、到伯克利,一路光環。但作為創業者,他也經歷過掙扎與失敗。現在,他是北京智銀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事業有成,對於後來者,他有話要説。
“商場是血淋淋的,沒有半點親情可講。沒有足夠的積澱,在戰場上一定會吃虧。”馬兆遠建議在校大學生,一定要積累足夠多的“子彈”再上“戰場”。創業,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
什麼才是“工業4.0”?
何為“工業4.0”?
馬兆遠對此有著自己的判斷。每一代工業化都有核心,第一代是蒸汽機、第二代是電力、第三代是信息産業、第四代的核心是什麼呢?從技術角度而言,工業4.0時代所需要的技術,在前一代工業革命時都已經産生——計算機有了、互聯網有了、自動化生産也有了。馬兆遠認為,工業4.0的核心,是規則的改變。
在一般的工業化概念裏,生産規模越大,成本越低,這是常識。但是到了工業4.0時代,這個規則被打破了,個性化生産的成本有可能降到批量化生産的成本,甚至是更低。
例如,製作樣品,4.0時代可以用計算機來虛擬現實,甚至用3D打印來建模,設計的成本會大大減少;而在生産過程中,4.0時代減少了庫存的成本。現在用互聯網和物理空間對應的方式,我們可以精確地確定某個商品現在到了哪個位址,所以從生産上來説,可以做到點對點的對接。在整個生産線上,工廠是不需要有庫存的;另外,現在一些智慧機器人也參與了生産,所以相應的人力的成本也在大大減少;由於4.0時代,産品是定制的,在産品沒有生産出來之前,都已經銷售了出去,所以,廣告營銷的錢也可以大大降低……這樣,批量化生産和個性化生産之間的差價在漸漸縮小,4.0時代,工業規模化生産的規律被改變了。
矽谷與中關村的差異
談到創業,有兩個地方不能不提,中國的中關村和美國的矽谷。這兩個地方,就是中美兩國創新的“搖籃”。
對於創新來説,矽谷已經形成了流水線的作業。馬兆遠介紹説:有了創意或核心技術後,作為創業者,第一件事是成立一個公司,然後找到投資人。拿到錢後的第一件事是先去找律師,和律師把知識産權的事情做完,申請到相關專利。在這個時候,你可以拿這些技術及專利去找“工程師”團隊。“工程師”團隊是隱藏在矽谷後邊的一個非常大的群體,他們具備極強的動手能力,這在中國是沒有的,他們會把你的創意變成産品。要知道圖紙是一樣東西,圖紙能不能做成産品,關鍵就在“工程師”團隊。當你做出一款穩定的産品或穩定的原理樣機時,投資人會再追加投資。最後,創業者再在勞動力低廉的國家設廠房,按照圖紙生産零部件,組裝成品,銷往各地。
馬兆遠認為,中關村和矽谷相比,有以下幾大不同:
首先,就是缺少那部分動手能力極強、掌握先進技術及科技的“工程師”團隊。
其次,投資人群體也不一樣。矽谷的投資人專門作投資,一般是高科技企業出身,賺到錢後賣掉公司。而國內投資人大多是財務背景出身,這些人只能看懂財務報表,並沒技術放在第一位。
這樣有何弊端?在高科技創新領域,美國投資成功率是10%,也就是説投資10個項目,9個賠錢,還有1個賺錢;而在中國,高科技創新領域投資成功率是1%,投資的100個項目只有1個賺錢,其餘都賠錢。
兩者相差懸殊,根源在於中國投資者不懂技術、更不重視技術。
在中國創業的優勢是什麼?
工業4.0時代,在中國創業,有什麼優勢?
人們第一反應,也許會回答,“我們有廉價的勞動力”。但是馬兆遠強調:“單論人力價格,非洲、東南亞、巴西,這些地方比我們還便宜。”
人力成本已經不再是中國未來的優勢。馬兆遠認為,我們國家在工業4.0時代進行創業,第一個大優勢是市場。現在,在我國取得成功的公司,大多是利用好了中國市場這個優勢。例如阿裏巴巴,它本身並沒有什麼核心技術,只是利用了一種新的模式,然後憑藉國內極大的市場,便取得了巨大成功。
第二大優勢,馬兆遠認為是“二次人口紅利”。
什麼是“二次人口紅利”?他解釋説,自從高考擴招以來,我國大約每年有800萬大學生畢業,這就培養了一大批具備一定科學素養的基礎性人才,他們的勞動力成本相對其他國家而言,是非常佔優勢的。例如,在美國矽谷雇傭一個編寫程序代碼的員工,一年需要十萬美元,而在國內,雇傭這樣的工作者,只需要十萬人民幣。“這種具備一定科研能力的基礎性人才,我國的成本很低。我把這個特點,稱為‘二次人口紅利’。”馬兆遠説。
“互聯網+”的重點應該在“+”上
對於“互聯網+”,馬兆遠認為,核心在那個“+”號裏,互聯網只是標配,重點還在工業化。
馬兆遠解釋,所謂“標配”,就是要求每個公司都要具備。下一步工業的發展方向,一定是硬體和軟體結合,也就是線上和線下的結合。他説:“我們強調‘互聯網+’時經常有一個誤區,就是把互聯網看得太重了,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們的工業基礎還需要硬補課。以互聯網為標配,核心還是要發展工業,還是要注重製造業,實現工業化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