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第一次讀余光中的詩《鄉愁》,感受的只是海的阻隔,那麼親近,又那麼遙遠。如今再細品那幾行字,看到的便不是海,而是期盼,是思念,是寄託,更是想見而不得見的惆悵。
其實牽念也好,思鄉也罷,無非就是距離産生的感覺。京津兩地相距甚近,異鄉的一情一景,或者某些相似的東西,都可以勾起對於故鄉的思念之情。然而,很多時候,塵世中的我們又常常忽略身邊的風景,嚮往那些遙不可及的去處,而當我們到了那個嚮往的地方,慢慢地又會想念起我們的來處了。
來北京兩年多了,每天忙忙碌碌,無瑕顧及其它。當《鄉愁》的文字再一次跳入眼簾的時候,我第一次有了想家的感覺,從天津到北京,一路走來,既有對未來的期盼,也是對生存的考驗。然而當看到它們時,讓我感受到生命對於世間的生存是多麼的不容易,生存又是多麼地需要堅強的意志和堅韌不撥的信念,才能夠堅持下去。
我們生如孑孓蟻蟲,為了生存,渺小甚或是卑微。拋開自己的出生地,輾轉流離,背景離鄉。又像潮汐一樣,努力奔向海灘,沖刷著岩石和堤岸。用我們的青春和汗水,播灑一路歡歌,卻留下些許落莫的無奈。
然而時間的潮汐卻磨平了我們的記憶,淡了,模糊了,漸漸地又消散了。亦或轉眼間恢復了平靜,再看不見來時的腳印,舊時的路。生命中能留下多少過往,能擁有多少時光,在黑與白的交替中亦將慢慢老去,隨著時光沉入大海的深處,空留一份記憶於心底,揮之不去。或者于更多的時候,在有限的空間裏,壓縮著時間,甚至是生命,無論是一年一年的過去,還是一天一天的過去,甚至一分一秒的過去,記憶的沙灘慢慢變薄,薄得如紙,薄得如絲,無法抓在手裏,又無法鋪展在眼前,飄散了,如一陣清風,化一絲浮雲,又似細雨,轉瞬即逝,無影無蹤。
但無論如何,生命是彌足珍貴的。在經歷了太多的困苦與輾轉流離的生活之際,生命中到底能留下些什麼呢?我們追求的、想念的、擁有的、還是渴望的?那些美好的、刻骨銘心的、傷痛的、喜悅的,有多大的空間可以存放,有多久的時間能夠停留?於是,在過往的歲月中,隨著那漸老的青春,模糊了的不僅僅是那山,那水,那路,那喧囂,還有那記憶深處根深蒂固的家鄉烙印吧。
我清楚地知道,這些年漂泊在外,對於家的概念似乎模糊了許多,不清楚當年漂泊的初衷,又為何來此?更不太明了未來的走向是什麼了,只是有些茫然且機械地前行著,甚至目的都不再明確,不再明了了。曾想著要落葉歸根的,卻想不清楚自己的出處,根又在哪?於是,我常常會茫然叩問自己的內心,有一天,是不是要撇下這裡的一切回去呢?回歸那舊日的出生地,回到親人身邊,過一種平淡且安然的日子?
於是,偶爾便會憶起家鄉的人,童年的事,模糊或是清淅的,輕輕地來,又淡淡地去了,未曾留下太多的痕跡。生活也便這樣繼續著,忙碌著,茫然的不知為何了。
而今,在這寂靜的夜,再次一品讀余光中的《鄉愁》,也便是另一番滋味在心頭了。“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這《鄉愁》再一次喚醒我沉睡的記憶,一些過往的片斷,于紛繁的影像中明朗起來。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家鄉的人,家鄉的事,也在記憶深處靈動起來。人,終要老有所依,既便踏過千山萬水,終將要尋一棲息之地,容自己安身立命吧。
於是,我更渴望那兒時的場院,孩子們嬉戲打鬧的場景;課堂上老師善意的教導,小夥伴們沒黑沒白地瘋跑;和那鄉村裏斑駁的歲月印跡,以及那些記憶深處甜美的笑聲。這所有的一切都鮮活于腦際,縈繞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滌蕩著心海,揮之不去。
也是在這種思法的驅使下,家鄉的輪廓在腦海裏也變得越來越清晰,記憶也越來越深刻,對於家鄉的思念,也便化作一抹淡淡的愁絮,時常充斥著腦鼓,縈繞著胸懷,久久徘徊。那一刻,我才明白,原來,這異鄉的山水再美,再絢麗,也終究抵不過那一抹鄉愁的味道。
作者:李恩洋 中央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