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全國政協委員 郭為
央視網消息(記者 孫肖萌)今年兩會上,“創新創業”成為備受社會關注的新焦點,基於改革創新的智慧城市建設也因此成為創新創業的新基點。全國政協委員郭為説,建設智慧城市不能盲目跟風,否則會造成效率低下、資源浪費,應找到健康長效的商業模式。“PPP模式”可以融合政府和社會資本兩方面的需求。
智慧城市既是信息時代現代城市發展的新目標,又是實現城市科學發展的新模式。它是信息技術與城市發展的深度融合,是解決新時期城市發展問題的可行路徑,也是實現我國新型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四化融合的有力手段。
郭為認為,智慧城市應該是“一中心,三平臺”——一個信息資源中心,匯聚、計算、分析城市各領域、各層面的數據,提煉價值信息;面向市民的融合服務平臺、面向企業的融合服務平臺和城市運行監測管理平臺,使城市數字化運轉起來。
“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投入成本高,跨多個利益相關方,而且收益會更多地體現在長期社會效益而不是短期經濟效益。”郭為説,所以必須找到健康長效的商業模式。“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門與私人企業合作模式)可以融合政府和社會資本兩方面的需求。
“比如以前修高速公路用了民間資本,就給其20年特許經營權作為補償。”郭為用政府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例子解釋了PPP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如何發揮作用。“政府可以借民間資本進行公共數據平臺建設,再給它減免稅費等優惠政策”。
“城市要依據自身的資源稟賦、産業特點和發展階段,建設適合本地的特色應用。”郭為説,例如京津冀都市圈需要促進區域統籌規劃、信息互聯互通、産業資源整合、環境協同治理、交通效率提升等;廣泛分佈的中型城市則需要解決城市吸引力不足、産業發展缺乏動力、老城改造和城鎮化並行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