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記者鄭根嶺、寇德印、沈瑋)在3月6日下午全國兩會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表示,去年以來的奶價下跌潮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奶源過剩、農民賣奶難的問題依然存在。
鳳凰衛視記者提問:2015年初的時候有媒體報道內地一些地方出現了奶農倒奶、賣牛甚至殺牛的情況,在網上引起了討論。一方面是中國奶農生産的奶賣不出去,但是另一方面中國大量進口奶粉,有消費者到海外搶購奶粉,請問余部長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中國奶業要如何擺脫這個怪圈?
余欣榮表示,我們和在座的朋友一樣,高度關注、積極應對,而且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逐漸緩解、解決近期部分地方出現的奶業發展方面的問題。當前出現的奶源過剩、農民賣奶難的問題,甚至有些地方還出現了倒奶、賣牛的現象,産生的原因比較複雜,既有即期的原因,也有長期形成的原因;既有國內的原因,也有國際的原因。
我在這裡可以做一個分析。首先從國際上來看,2014年全球的奶業增産明顯,所以導致了國際市場的奶價大幅度下跌,由此推動了我國進口奶粉大幅度增加。去年我國從國際市場上進口了105萬噸奶粉,增長幅度達到了6.5%。再從國內來看,2014年全國的生鮮奶産量達到了3725萬噸,增長幅度是2007年以來幅度最大的,增加的産量是最多的。國內市場消費增加的幅度趕不上國際奶粉大幅度的進口和國內奶業大幅度的增産,導致了國內,特別是養殖戶鮮奶的收購價格由去年初的1公斤3.25元下降到第三季度的2.85元。第三個原因是比較長期的原因,也就是我們國內的奶牛養殖和乳品加工,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成本上、産業的鏈結度上,和國際特別是發達國家的奶業發展存在著差距。我們國家的奶業還沒有擺脫規模小、成本高、國際競爭力相對弱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