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擊楫中流 迎難勇進——兩會時間看全面深化改革“關鍵棋”

中國新聞新華網 2015年02月28日 11:4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2月27日電(記者霍小光、華春雨、余曉潔)剛剛過去的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在開局之年向著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邁出了堅實一步。

   進入關鍵之年,深改“棋局”需要更好謀勢、更穩落子,方能乘破竹之勢,執楫奮進、克難前行。全國兩會開幕在即,形成國家意志、匯聚智慧信心的舞臺上,全面深化改革必將成為主旋律。

   關鍵之年:氣可鼓而不可泄

   春節前,地方兩會陸續舉行。有研究機構發現,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全面深化改革”均是主題詞。

   過去一年,改革部署出臺的數量之多、頻率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勃發的改革大潮涌起,壯麗的改革畫卷展開,給人們的生活、工作,乃至國家和社會面貌帶來顯著變化。

   從“開局之年”進入“關鍵之年”,以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勢不可擋。

   “要鞏固改革良好勢頭,再接再厲、趁熱打鐵、乘勢而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是全社會共同的心聲。

   行政審批、國資國企、預算管理、金融改革……各地兩會上,改革清單競相亮相。

   “加快教育改革發展,起跑線上看公平”,“加快醫改,醫患關係要抓源頭”,“加快出租車行業改革”,“讓冤假錯案更少”……地方政府網站的留言,折射出公眾對改革繼續推進的期盼。

   “要用改革為一切創新開路、清障、除弊。”遼寧省省長李希這樣表達推進改革的決心。

   從“開局之年”到“關鍵之年”,還意味著改革難度進一步增加。

   攻堅難題觸及癥結核心,有待全面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弊端和既得利益阻礙愈發凸顯,需要破障闖關。

   面對待解難題,推諉應付、等待觀望的心態和現象仍然存在,“上下熱中間冷”的“中梗阻”現象,還在一些地方影響改革成效落地。

   氣可鼓不可泄,力須聚不能散。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2015年是中國發展的關鍵節點,既要在已經取得的改革成效基礎上繼續尋求突破,又關係到“十三五”規劃的頂層設計,對全面深化改革任務的完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

   跳出短期看中期,跳出速度看結果,跳出政策看體制。遲福林表示,從2015年到2020年的6年裏,中國需要牢牢把握轉型升級的大趨勢,通過深化改革解決一些結構性矛盾,從而保持社會相對穩定,實現公平可持續的增長。

   順改革大潮,乘破竹之勢。

   關鍵之年要有關鍵之為。進一步樹立問題意識、攻堅意識,把改革難點攻克下來,既是責任,更是大勢。

   關鍵之年:把硬骨頭啃下來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把需要攻堅克難的硬骨頭找出來,把需要闖的難關、需要蹚的險灘標出來”……中央對今年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明確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啃”的都是“硬骨頭”。開局之後、關鍵之年,推動改革再向前,勢必要往深水區再進一步。

   元旦剛過,2015年第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將開年的“當頭炮”再次指向審批,提出在前一階段解決“審批多”問題的基礎上,把焦點對準“審批難”,規範和改進行政審批行為,推動政府簡政放權進一步深化。

   地方兩會上,多地政府亮出“權力瘦身”成果,贏來“點讚”。與此同時,不少代表委員表示,當前地方政府簡政放權中,玩“數字遊戲”、放權“躲貓貓”,將權力轉移給“紅頂仲介”和“二政府”,以及一放了之弱化監管等問題,同樣值得高度關注。

   國企改革也是各地兩會在改革清單中提及較多的領域,足見這塊“骨頭”的“堅硬”程度。

   上海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專題審議上,上海市副市長周波表示,國企改革首先要對國資委這個監管部門進行改革,通過發揮國資流動平臺的功能,完善“國資委負責資本監管、平臺公司負責資本運作、企業集團負責日常經營”的工作格局。

   財稅、醫療、土地、環境、戶籍、扶貧開發等方面改革,也是各方關注焦點、各地工作重點,將在推動轉型升級,激發活力動力中扮演重要角色。

   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新一輪改革的重要特點,也是提升改革質量的難點。

   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周立群認為,經濟改革由單項和局部突破轉向全方位系統設計和整體推進;改革內涵由經濟領域拓展到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及黨的建設各個領域;國內改革拓展到參與和應對全球化及全球治理,這是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重要體現。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期待看到的不僅是啃骨頭的勇氣和毅力,更期待看到各個領域健康生態的建立,這其中包括清朗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的文化生態。”四川省達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張健説。

   關鍵之年推進改革,更需要在系統設計中駕馭和把舵改革方向與主線,在整體思考中把握改革的重點和突破點,在協同推進中掌控改革時序和節奏,使各環節、各領域改革形成合力並良性互動。

   關鍵之年:讓改革“落地有聲”

   改革頂層設計重要,落地有聲更重要。

   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強調,要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的關係,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春節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期間,同陜甘寧部分市縣委書記座談,他強調,市縣一級領導幹部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積極作為。這是總書記給我們提出的重要課題。”延安市寶塔區委書記嚴漢平説,落實改革舉措就是要落在基層幹部的作風和行動上。

   切中肯綮方能遊刃有餘,水深流急更需行穩致遠。

   讓改革更具穿透力,必須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結合起來,調動各種因素和手段,為改革創造環境、增添動力。

   ——用法治引領和推動改革。

   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要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

   即將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審議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立法本身就是一個權力利益分配與平衡的過程,作為規範國家整個立法活動的根本依據,立法法的修改必將對下一步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設進程産生重大影響。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車光鐵認為,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的立法,極易造成強調部門權力和利益的現象,不可避免存在部門利益保護傾向。

   進一步明確和保障立法工作中人大的主導地位,不僅對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至關重要,而且可以有效扭轉“國家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部門利益個人化”傾向,為改革“突圍”創造條件。

   ——以督察促進改革落實。

   過去一年,中央改革辦成立督察局,專司改革方案督檢之責;中辦、國辦聯合派出8個督察組赴16個省區市,對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開展督察;中國政府網還推出關於政策落實的網上調查,公開徵詢公眾對重大改革的評價。今年的首次中央深改組會議,則再次強調要深入開展督察工作。

   各級加大力度,督促改革措施落實,無疑有助於打通改革推進的“最後一公里”;同時,在攻堅階段讓群眾參與評價改革成效,也能用民意倒逼改革舉措的落地。

   ——以不斷提高的改革質量釋放發展動力。

   基層幹部群眾反映,一些改革措施看起來很好,但由於配套沒跟上、前景不明朗等因素,影響了改革效果。

   在戶籍改革中,有的地方進城落戶條件非常寬鬆,但因戶口涉及的計生、就業、醫療等待遇得不到及時落實,直接導致農村人口落戶城鎮的意願不強。

   上海社科院院長王戰表示,要對改革進行階段性評估,及時跟蹤研判,並不斷完善改革方案,只有改革更接地氣、更有實效,才能更好調動群眾投身改革的積極性。

   ——將改革共識化為強大正能量。

   推進改革需要勇於擔當。必須看到,一些幹部對全面深化改革存在觀望心態,也出現一些“為官不為”的情況。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這一輪深化改革存在很大難度,在於普遍受益式的改革已經過去,繼續深化改革會有一些既得利益者受損,這也是一些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重要原因。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中央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勇於擔當”,這是對領導幹部能力與責任的更高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正是對各級領導幹部的“大考”,要讓更多人成為改革的弄潮兒,使改革正能量越聚越強。

   關鍵之年的“關鍵棋”,正召喚每一個人強化責任擔當,勇做“關鍵先生”,把中央對改革的要求部署落實到位,不讓改革舉措“堵”在路上,不讓改革紅利“截”在途中,用行動交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優異答卷。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