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背景資料:中國與建交的太平洋島國的關係

中國新聞新華網 2014年11月22日 17:1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王龍琴)南太平洋地區幅員遼闊。除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外,還有八個大小不等的南太平洋島國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按建交先後順序,它們分別是:斐濟、薩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瓦努阿圖、密克羅尼西亞、庫克群島、湯加和紐埃。

  這些島國大多是袖珍之國,陸地面積小,人口也不多,但它們與中國同屬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有著諸多的共同語言。

  長期以來,中國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積極發展同太平洋各島國的友好合作關係。太平洋島國擁有豐富的海洋、森林、礦産和旅遊等資源,中國擁有市場、資金、技術等優勢,雙方合作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加強相互合作有利於雙方的共同發展。

  為促進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在各領域的合作,2005年10月,在第17屆太平洋島國論壇會後對話會上,中國倡議建立“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簡稱‘中太論壇’)”。中國的倡議,得到了太平洋島國的廣泛響應。

  2006年4月,“中太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斐濟召開。與中國建交的八個島國領導人及相關部長出席了會議開幕式。澳大利亞、新西蘭也派代表與會。會上,中國同八個建交南太島國共同簽署了《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行動綱領》。這一綱領涉及貿易、投資、農業、旅遊、運輸、金融、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自然資源、人力資源等領域,為全面深化雙方的經貿合作勾畫了藍圖。各方同意在平等互利、優勢互補、互尊互信的基礎上,建立經貿合作夥伴關係。

  “中太論壇”建立後,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貿易額年均增幅高達27.2%,直接投資年均增長63.9%。雙方在經貿、文化、教育、衛生等領域的互利合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

  在與太平洋島國的合作中,中國一直把環保作為重要前提。2006年以來,中國通過一系列優惠政策和舉措,幫助南太島國開發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10年5月,中國公司在薩摩亞承建的光伏電站項目正式簽約。這是中國在南太平洋島國的首個光伏合作項目。嚴重依賴燃油發電的薩摩亞開始轉向太陽能。2012年9月,中國公司承建的南德瑞瓦圖可再生能源項目在斐濟竣工,有效緩解了斐濟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同時也減少了斐濟對燃油進口的依賴。

  為進一步加強與南太島國的合作,2013年11月在廣州舉行的第二屆“中太論壇”上,中國政府再次宣佈支持太平洋島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措施,其中主要包括:向建交島國提供總計10億美元優惠性質的貸款,支持島國重大項目建設;設立10億美元專項貸款,用於島國基礎設施建設;繼續為島國援建醫療設施,派遣醫療隊,提供醫療器械和藥品;繼續為島國援建一批小水電、太陽能、沼氣等綠色能源項目,支持島國保護環境和防災減災等。

  與太平洋島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是中國外交工作的一項長期戰略方針。中國信守承諾,積極開展同這些國家的友好交往。中國的積極舉措贏得各方的廣泛讚譽。中國已成為太平洋島國的主要合作夥伴之一。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