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布裏斯班峰會的三大目標

中國新聞新華網 2014年11月13日 13:0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華網澳大利亞布裏斯班11月13日電(記者歐陽為)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15日將在澳大利亞布裏斯班聚首,探尋促進全球經濟更強勁、可持續、均衡發展的良策。

   觀察人士認為,推動經濟增長、促進結構改革和加強風險防範將成為這次峰會的三大目標。其背景是:儘管全球經濟從2010年已開始復蘇,但復蘇水平一直低於預期且不均衡;此外,全球經濟目前的下行風險有所加大。

   推動經濟增長

   自去年聖彼得堡峰會以來,促進經濟增長就始終是G20的核心議題。年初在澳大利亞悉尼召開的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提出,爭取在未來五年內將G20整體GDP從當時的預測水平提高2%以上,這是G20首次為實現經濟增長提出具體目標。10月,G20財長及央行行長在華盛頓再次聚首,除了重申將繼續努力實現原定的額外經濟增長目標,還決定在布裏斯班峰會達成改革方案來促進經濟復蘇。

   這一決定的背景是近期世界主要經濟體表現欠佳,全球經濟復蘇之路依然充滿坎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全球經濟今年將增長3.3%,比7月份的預測值下調了0.1個百分點,該組織同時將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3.8%。

   報告指出,世界經濟面臨的短期風險包括地緣政治局勢惡化、低利率環境下金融市場動蕩加劇。中期風險則包括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同時面臨潛在增速下降的局面,一些發達經濟體還可能出現增長停滯。

   在布裏斯班峰會上,G20領導人將討論和審議由協調一致的政策措施組成的布裏斯班行動計劃。該計劃包括短期和中期措施,目的是協調各國在促進貿易和投資、增加就業及加強競爭等方面共同採取行動,為實現全球經濟的持續復蘇和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促進結構改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各主要經濟體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取得顯著效果。但是,短期的經濟刺激政策雖然能在一段時間內維持經濟增長,卻不能改變長期的結構性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在主要經濟體中,歐洲和日本的央行仍在通過寬鬆貨幣政策這一“藥方”來刺激經濟,但“藥效”已大不如前,結構性改革勢在必行。一些中等收入國家如中國、印度尼西亞和墨西哥等,面臨維持經濟增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需要進行結構性的重大改革,摒棄主要由要素投入推動的增長,實現由人力資本質量和創新驅動的基於生産率提高的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決策機構——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強調,所有國家都應堅定實施關鍵的結構性改革,特別重視促進勞動力需求和供給,改善面向生産部門的信貸資金流動,擴大公共和私人基礎設施投資。

   G20為促進經濟增長所提出的全面增長戰略,就包括符合各成員國本國國情的宏觀經濟和結構改革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增加高質量的基礎設施投資、減少貿易壁壘、促進競爭及提高就業等,其核心是提高勞動生産率和剔除經濟發展的結構性障礙。

   加強風險防範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控制和防範全球經濟和金融風險始終是G20的工作重點。在當前世界經濟存在下行風險、未來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背景下,如何協調各國經濟政策,增強全球經濟韌性,防範未來風險仍將是布裏斯班峰會討論的重點。

   G20在9月發表的一份公報中指出,在建設更為穩固的國際金融體系和推動金融監管改革方面,雖已取得重大進展,但未來仍有大量工作有待完成;隨後在華盛頓舉行的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上,G20重申將改革國際稅務體系和建設更為穩固的國際金融體系。

   G20承諾的金融監管改革包括增強金融機構抗風險能力、改革影子銀行體系以及加強對衍生品市場的監督。其他增強經濟韌性的措施則包括提高全球能源市場的效率和透明度、改革國際機構以增強在重塑世界經濟中能發揮重要作用的國家的話語權以及幫助改善全球貿易體系等。

   中國作用受矚目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不久前表示,G20已收到來自各成員的1000多條改革措施建議,其中15%是由中國貢獻的。如果從投資、貿易、就業、競爭力四方面作量化分析,他預計,中國通過結構改革帶動的經濟增長對G20實現2%額外增長目標的貢獻率將高達30%到40%。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沈旭暉認為,作為G20創始成員之一,中國不僅在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之間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同時也在全球治理中扮演著“負責任國家”的角色,在防範經濟危機,保障能源安全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起著關鍵作用。

   專家指出,G20比其他國際組織更具代表性、更有效率,理應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主導作用,改變舊有的全球經濟治理框架,幫助世界經濟達到再平衡,為全球經濟中長期發展發揮協調作用。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中國無疑將大有作為。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