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天安門國慶巨型花籃:每一朵花都有坐標

中國新聞人民網 2014年09月25日 08:5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天安門廣場,一位小朋友在已經佈置完畢的綠地花卉前留影。

  天安門廣場,一位小朋友在已經佈置完畢的綠地花卉前留影。

  共和國的65歲生日即將到來,首都北京喜慶的節日氛圍日益濃重。尤其是在天安門廣場和長安街沿線等主要街頭,鮮花盛開,祝福祖國。

  從1986年國慶節開始,天安門廣場在國慶期間進行花卉佈置,到今年已經是第29個年頭。國慶花壇年年擺,推陳出新是關鍵。今年,北京市園林綠化部門首次運用多項自主創新技術,在不增長成本的基礎上,追求細節盡善盡美,在首都營造出喜慶、熱烈、祥和的環境氛圍。

  工藝創新:3D定位、3D打印,科技讓花卉更美麗

  根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公佈的國慶擺花方案,今年國慶期間有75萬盆、120個品種的鮮花扮靚京城。這些花卉都佈置在城市開放空間,讓市民遊客方便觀賞。

  除了鮮花擺放,大小花壇的製作是工程量最大、難度最大的部分。天安門廣場的中心花壇直徑50米,花籃最寬處15米,頂高15米,籃體表面嵌有中國結圖案和中國夢文字,花籃中插有牡丹、玉蘭、芙蓉、月季等花材,表達著人民對祖國日益富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祝福。

  花壇、花籃的製作,如何呈現出逼真的造型、精緻的畫面,達到最佳效果?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連續多年承擔國慶擺花任務,公司工會主席李紀寧介紹説,今年的花壇製作十分“細緻”,應用了多項創新技術。

  廣場中心的巨型花籃,往年是靠人工測量、插花工藝技師的經驗和感覺定位,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存在一定誤差。今年採用3D掃描定位技術,使每一朵花都有坐標,克服了難題。插花工藝技師完成花籃模型製作後,先用3D掃描定位技術定位支撐桿、方向,標注出各個定位點。在現場,進行等比例施工,連每一朵花的花瓣朝向都能按標注精準定位。插花藝術作品借助科技手段完美呈現。

  不同於往年先製作再塗色的做法,主景花籃採用的大型倣真花今年還首次採用將顏色與絹布結合再製作方式。“每一片花瓣的圖案都用打印技術完成,更加逼真。你看看,連脈絡都清晰可見。”李紀寧指著一旁未佈置完的倣真花,“往年都靠白布噴色,缺失細節,顏色也不均勻。”

  長安街沿線十處立體花壇中,“歌唱祖國”和“公平誠信”立體花壇因施工難度較大,首次用3D打印技術製作模型,再採用穴盤苗造景技術,力求更為精細、逼真。

  育種創新:多年摸索、三年選育,獨立研發新品種小菊

  菊花是北京兩種市花之一,十月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所以每年的國慶擺花,菊花的數量都是最多。今年的一大亮點是,29年來首次在天安門廣場大規模擺放自主研發、育種的京産菊花品種。

  “絢秋金輝”等這5個獨立研發的新品種小菊,來自花木有限公司花卉研究所研發部高尚和他所屬的研發團隊。該團隊從2006年開始做小菊新品種引進、篩選以及生産技術的摸索,2011年開始負責新品種小菊研發。為了尋找育種所需的野生菊花,他們曾奔赴全國各地的艱苦地區搜尋。

  之後,他們把這些採集來的野生菊花與優良栽培品種雜交,獲得8萬顆種子,入土栽培成苗,進行挑選。“我們逐一觀察,選擇表現優異品種。”高尚回憶説,“在育種基地,所有菊花全看一遍要走16公里,一到兩天就得全部觀察一遍,邊看邊記錄。”挑選出的品種,第二年再度觀察篩選。

  最終,研發出的自主品種今年秋天綻放,在國慶擺花中共計使用7.4萬株,約佔擺放菊花總數的10%至15%。

  與原有品種相比,新品種總體生長週期至少節約10至12周,不需多次修剪,大幅度降低了場地、人工等成本;國外引進品種則適應性較差、處理花期費時費工。同時,新品種抗病蟲害等方面表現良好,其中4個品種均能在國慶期間自然開花,總體至少降低20%成本。(余榮華 倪秋雯 攝影報道)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