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記者 孔華 張雷 倪楊 沈瑋)8月16日至28日,第二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南京順利舉行。相比第一屆青奧會,此次青奧會大膽創新,被國際奧委會官員形容為“中國模式”。舉辦地,中國南京,歷史上的十朝都會,一座古老又現代的大都市。這座城,這個夏天,歡笑,淚水,友誼,成長……
8月15日 主媒體新聞發佈廳
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先生來到新聞發佈廳,在回答央視網記者的德語提問時,他説,“請運動員們享受比賽吧!”
是的,享受比賽!
在風景如畫的玄武湖,在現代奔放的國際博覽中心,在宏偉動感的江寧體育場,在人潮涌動的龍江體育場,在激情肆意的五台山……選手們收穫了歡笑,收穫了淚水,一起成長。
8月16日晚 南京奧體中心開幕式
3000發炮彈沒能阻止瓢潑大雨。
雨中,有另一種豪情,開幕式順利完滿。
開幕式上,巴赫先生的自拍,引發了互聯網追逐青奧的高潮:開幕式後第一個24小時,關於青奧會的微博轉發量超過3500萬條,其中大部分都和巴赫自拍有關,涉及4.5億人。
文藝表演中,上演築夢之塔、驚艷全球的塔溝武校火了。站在42米高空塔尖翻飛的兩個14歲少年李濤、李永琦向習總書記發出邀請:“習大大,歡迎您來塔溝,我們會表演更精彩的武術。”
8月18日下午 青奧村
“比賽會緊張怎麼辦?” 一位摩爾多瓦運動員詢問世界模範運動員王勵勤,楊楊在一邊做翻譯。楊楊還安慰因為隊友生病無法上場的中國小隊員。本次青奧會請來世界模範運動員,讓他們跟年青的運動員面對面,交流、分享比賽的經驗與運動的樂趣。
學習和分享,是青奧會的特色。
204個國家,204種語言和文化,陸續在青奧村展現。運動員在這裡編織挂件,體驗異國他鄉的文化,觸摸中國的琴棋書畫。
8月23日 南京國際博覽中心
一名拳擊手正在教首次戴上拳擊手套的小妹妹如何出拳。青奧會的體育啟蒙活動讓很多國內外的運動員和南京市民第一次接觸他們之前從未了解的運動。
“運動也是一種教育,我們希望通過青奧會,讓更多的青少年,尤其中國的青少年享受運動的快樂。”國際奧委會委員、多次獲得世界冠軍的楊揚如是説。
8月24日下午16點 南京水上運動中心
一場暴雨,比賽延遲了半個小時。
女子皮划艇單槳比賽中,一位即將劃到終點、正要衝刺的女選手突然“人仰馬翻”,跌落水中,懊惱、悔恨、遺憾一齊涌上心頭,她在水中用力拍打,大聲哭喊。她只有十五六歲,她是未來之星,今天的淚水澆灌明日的輝煌。
8月25日 晚23點 江寧體育場
奪得男子手球冠軍的斯洛文尼亞隊隊員將中國觀眾和志願者高高拋起,感謝他們的熱情和服務。獲得銅牌的“男模隊”瑞典隊隊員絲毫不吝嗇他們的笑容,跟每一個上前的志願者合影。 球員通道裏,姑娘們跟志願者惜別。合影、自拍、擁抱,即使雙腿受傷,也要拄著柺棍上場領獎,也要在輪椅上綻放笑容。
8月26日傍晚 南京龍江體育館
青奧會女子自由式摔跤60公斤級金牌賽中,中國選手裴星茹不敵挪威選手,獲得銀牌。頒獎儀式結束後,裴星茹流下傷心的淚水,“還是覺得有點遺憾吧!”裴星茹抹著淚水笑著回答。這場比賽前,另一名失利的國外女選手也留下了傷心的淚水。青春是伴隨淚水的成長,只要敢拼,奧運夢想就在前方。
8月26日晚23時 主媒體中心
一名國外記者邊唱邊跳,跟他一起翩翩起舞的是“砳砳”;一個扎馬尾的志願者淚眼婆娑,即將離別,大家依依難捨。此次青奧會,2萬名志願者,用他們無私的奉獻,青春的笑臉,書寫了中國故事,擦亮了中國名片。
一名在仙林上大學的志願者臨時被抽調到江寧體育館。已是晚上23點10分,只剩最後一班專車回城裏;近一個小時的車程後,他還需要倒夜班車(半個小時一班),當他回到學校,已是淩晨兩三點。次日八點,他依舊回到奧體中心崗位。
“只要能坐到車就行了,這點苦不算什麼。” 夜幕下,青春的痘印也是一種美。
8月27日淩晨2點17分 南京奧體中心
“Hit me like a ray of sun,Burning through my darkest night……”碧昂斯高亢的《Halo》聲,從四面八方的音響傳來。
“阿姨,這首歌叫什麼名字?” 塔溝武校16歲的孫建中問。
從前一天晚上8:30分入場,孫建中和他的同學已經排練了近6個小時。
從3月8日到8月28日,172天的訓練,只為了兩場精彩的演出。不為人知的是,很多同學排練了5個多月的高蹺節目,因為開幕式下雨,導演組為了同學們的安全,臨時決定取消。他們曬得很黑,他們無怨無悔。
閉幕式壓軸出場的孫建中十分驕傲和自豪:“這次,我們5個人吊威亞,從地面‘起飛’,高度大概在60米,代表青少年點亮未來。”
片段連接,註定這是個經典夏天;
點亮未來,明天的故事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