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突出公平正義的主線,是提升改革社會認同度和參與度的關鍵,是溝通國家上下、激發社會活力的關鍵,也是新一輪改革開放能否成功的關鍵
1992年的那個春天,深圳仙湖公園,鄧小平鏟土種下一棵榕樹。當旁邊有人向他介紹“發財樹”時,鄧小平接過話頭:“讓全國人民都種,讓全國人民都發財。”
毫無疑問,中國的改革是帶著強烈的憂患意識上路的。“如果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社會主義國家生産力發展的速度比資本主義國家慢,還談什麼優越性?”今天回過頭來看,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的這番話,依然振聾發聵。
而當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時,鄧小平的另一番話無疑引發了更多的共鳴:“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不是那個樣子。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
從致力“先富”,到強調“共富”,“讓全國人民都發財”,社會公平成為鄧小平晚年思考最多的問題之一。因為,從社會主義中國的改革邏輯來看,“如果導致兩極分化,改革就算失敗了。”
正如馬克思所説,一切劃時代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於産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改革開放之初,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燃旺全社會的發展熱情,是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無法逾越的歷史階段。“效率優先”的策略性選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創新,最大限度地釋放了一個民族的創造力,推動中國經濟以每年兩位數的高速增長,這才讓“站起來”的中國,有了“富起來”的今天。
“當一位領導人的生涯落幕時,觀眾的生活已然變化,歷史的道路可能也大為轉變”。應當説,正是“先富起來”的歷史選擇題,讓社會主義中國以及她的13億人民,站到了一個可以討論更高層次問題的新起點。人們越來越強烈地感到,正如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更不是社會主義。缺乏效率的公平,不可能是真公平;丟掉公平的效率,也絕不合乎正義。如果改革到最後連公平都沒有了,何談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的最高境界,也是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的首要價值。馬克思、恩格斯在構想科學社會主義藍圖時,就曾這樣強調。在改革開放推進30多年之後,我們對什麼是公平,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這種公平,既包括結果公平,也強調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假如“寒門難出貴子”依然是人們無奈的喟嘆,假如“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依然是社會潛行的規則,假如“知識不是力量、編制才有分量”依然是體制壁壘的注腳,假如“無機會群體”的出現、“馬太效應”的産生依然難以避免,甚至愈演愈烈,我們就很難説,“公平”的核心價值得到了弘揚,社會主義的本質得到了體現。
這就是為什麼,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會將紓解人們的“公平焦慮”,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作為我們推進新一輪改革的最大公約數。從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致辭中強調“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到十八屆三中全會將“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改革出發點和落腳點,雷厲風行的反腐敗反特權,推進著國家的政治平等;力度空前的戶籍制度改革,促進著社會的身份平等;自我革命的簡政放權,推動著市場的經濟平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棋局中,頻繁出現的“公平”,正是社會利益的平衡點,思想觀念的交集點,社會情感的共鳴點。
偉人未竟的事業,是後輩政治家建立歷史功業的起點。方今之時,突出公平正義的主線,是提升改革社會認同度和參與度的關鍵,是溝通國家上下、激發社會活力的關鍵,也是新一輪改革開放能否成功的關鍵。而這,正是新一代中國共産黨人選擇承擔的歷史使命。中共中央近日召開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無論是央企負責人的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還是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無不體現著對分配公平的高度關切,對機會公平的熱切倡導。
在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中,關於恢復高考決策的歷史劇情,讓過來人潸然淚下。當年,這一彰顯公平理念的偉大決策,讓千百萬青年享有了人生出彩的機會。今天,人們有理由期待,新一輪改革能夠像36年前一樣,凝聚億萬人心,釋放改革紅利,再一次激發出整個中國社會的強大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