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週年:鄧小平改革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中國新聞人民日報 2014年08月19日 13:5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鄧小平同志作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對中國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精闢論述,形成一個完整思想體系,成為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重大貢獻。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週年之際,學習他關於改革的重要論述和光輝思想,不僅是對他的深切緬懷和最好紀念,而且對我們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鄧小平改革思想在歷史反思、實踐探索中萌發和産生

  鄧小平改革思想是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下萌發和産生的呢?習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回顧我國改革開放歷程説,上世紀70年代末,我們黨和國家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有三個主要原因:一是對“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二是對中國發展落後的深刻反思;三是對國際形勢的深刻反思。鄧小平改革思想就是在這三個深刻反思中萌發、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對“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文化大革命”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受嚴重的挫折和損失,這一切為什麼會發生?1977年7月鄧小平第三次復出後,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刻思考,並由此引發他對我國政治、經濟體制和相關具體制度的反思。他從汲取經驗教訓的角度,從壞事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好事的角度,談了“文化大革命”作為反面教材的作用。1986年9月,鄧小平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邁克·華萊士採訪時指出:“善於總結‘文化大革命’的經驗,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從政治上、經濟上改變我們的面貌,這樣壞事就變成了好事。”1988年9月,他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時説:“沒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思想、政治、組織路線和一系列政策。”

  對中國發展落後的深刻反思。鄧小平重新回到領導崗位後,用了很大精力研究我國的國情,不斷思考通過什麼樣的途徑和方法改變我國發展落後的問題。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對這個問題鄧小平經常挂在嘴邊,在多次講話和談話中時常説起。1978年10月,他在會見德國新聞代表團時説,我們“同發達國家相比較,經濟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他認為:“承認落後就有希望,道理很簡單,起碼有個好的願望,就是要幹,想出好方針、政策和辦法來幹。”鄧小平不僅在反思中國發展落後中尋求改革的辦法,而且將此與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聯絡在一起。1987年10月,他在會見匈牙利客人時指出,“我們現在真正要做的就是通過改革加快發展生産力,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用我們的實踐來證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對國際形勢的深刻反思。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世界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鄧小平改革思想就是在對這一形勢的準確把握中産生的。這個時候,隨著東西方關係逐漸緩和以及戰爭危險減弱,許多國家都在搶佔戰略制高點,加快本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鄧小平及時洞察到這一變化,提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的重大論斷。1983年3月,鄧小平在同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指出:“大戰打不起來,不要怕,不存在什麼冒險的問題。”“我看至少十年打不起來。”鄧小平這個論斷為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決策奠定了重要基礎。正如他所説的:“一九七八年我們制定一心一意搞建設的方針,就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判斷上的。”

  鄧小平改革思想就是在這樣一個歷史反思、實踐探索中萌發和産生的,並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實踐的逐步深入而不斷發展。回溯和探尋鄧小平改革思想發展的脈絡和軌跡,其思想的邏輯和歷史的邏輯是一致的。鄧小平改革思想與我國改革開放實踐同步而行,兩者相互促進,大致經過了以下幾個階段:1975年全面整頓的醞釀階段;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二大的逐步形成階段;從黨的十二大到十三大的進一步發展階段;從黨的十三大到1992年南方談話和十四大的完善和成熟階段。黨的十四大對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作了科學提煉,十五大又作了高度概括,這個理論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科學體系。而鄧小平改革思想也內含其中,成為重要組成部分。

  鄧小平改革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

  鄧小平在領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集中全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形成了改革思想。這個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從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徵出發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增添了新內容,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那麼,鄧小平改革思想主要有哪些內涵呢?

  “改革也是解放生産力”,鄧小平深刻闡述了我國改革的目的。鄧小平認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産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他強調,革命是解放生産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産力。“改革的性質同過去的革命一樣,也是為了掃除發展社會生産力的障礙,使中國擺脫貧窮落後的狀態。”

  “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鄧小平深刻闡述了我國改革的性質。鄧小平認為:“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範圍內也發生了某種程度的革命性變革。”改革總的目的是要有利於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有利於鞏固黨的領導,有利於在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下發展生産力。鄧小平強調:“在改革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鄧小平深刻闡述了我國改革的內容和範圍。鄧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相應的其他各個領域的改革。”他認為,政治體制改革同經濟體制改革應該相互依賴、相互配合。只搞經濟體制改革,不搞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也搞不通。

  “四個堅持是成套設備”,鄧小平深刻闡述了我國改革的政治保障。鄧小平指出,中國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決不允許在這個根本立場上有絲毫動搖。他強調,“四個堅持”和改革開放是相互依存的。“四個堅持是成套設備”“如果動搖了這四項基本原則中的任何一項,那就動搖了整個社會主義事業,整個現代化建設事業。”

  “由共産黨領導”,鄧小平深刻闡述了我國改革的領導力量。鄧小平指出,中國共産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由共産黨領導,這個原則是不能動搖的。“如果沒有共産黨的領導,不搞社會主義,不搞改革開放,就嗚呼哀哉了,哪能有現在的中國?” “共産黨的領導就是我們的優越性。”

  “緊緊地依靠群眾”,鄧小平深刻闡述了我國改革的依靠力量。鄧小平指出:“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由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是群眾發明的。“黨只有緊緊地依靠群眾,密切地聯絡群眾,隨時聽取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情緒,代表群眾的利益,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項任務。”

  “膽子要大,步子要穩”,鄧小平深刻闡述了我國改革的方法和步驟。鄧小平認為,改革開放要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要善於摸著石頭過河,“要總結經驗,對的就堅持,不對的趕快改,新問題出來抓緊解決。”“要克服一個怕字,要有勇氣。”同時他強調,改革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每一步都會影響成億的人,改革“不能蠻幹”“要慎重”,要“走一步,看一步”。改革總的方針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

  “三個有利於”,鄧小平深刻闡述了我國改革的得失成敗評價標準。鄧小平提出判斷改革得失成敗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産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對外開放也是改革的內容之一”,鄧小平深刻闡述了我國改革與開放的關係。鄧小平指出,任何一個國家要發展,孤立起來、閉關自守是不可能的。“改革就是搞活,對內搞活也就是對內開放,實際上都叫開放政策。”“對外開放也是改革的內容之一,總的來説,都叫改革。”

  鄧小平改革思想是由改革的目的、改革的性質、改革的內容和範圍、改革的政治保障、改革的領導力量、改革的依靠力量、改革的方法和步驟、改革的得失成敗評價標準、改革與開放的關係等構成的完整思想體系,是全面系統的改革觀,最終回答了“什麼是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革、怎樣進行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革”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鄧小平改革思想成功指導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

  鄧小平改革思想指導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並且在實踐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偉大實踐和探索,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可以説,如果沒有鄧小平改革思想,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開放的新局面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光明前景。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我國在前進的道路上面臨著向何處去的嚴峻考驗。當時擺在黨和人民面前的有三條路:一條是封閉僵化的老路;一條是改旗易幟的邪路;一條是重新開闢和尋找的新路。在這個重大歷史關頭,鄧小平勇敢地面對現實,總結經驗,糾正錯誤,領導我們黨從困難中重新奮起,為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開闢了新路。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始形成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改革開放從這次全會揭開序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這次全會為起點正式開闢。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億萬農民進行了新的實踐。實行家庭聯産承包和發展鄉鎮企業,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在農村改革的推動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開始試點和啟動。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後,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由農村轉向城市,科技體制和教育體制的改革相繼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也逐漸提上日程。在全面推進城鄉改革的同時,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有重點、立體式的對外開放格局逐步形成。

  黨的十三大提出加快和深化改革的任務後,在國際國內形勢複雜艱難的情況下,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克服種種困難,實現了社會穩定、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我國經濟經歷了一個加速發展的飛躍時期,整個國民經濟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內政治風波和國際複雜形勢又一次使我們黨經歷了嚴峻考驗。在這個重大歷史關頭,又是鄧小平堅定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旗幟鮮明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使我們黨和國家經受住了險風惡浪的考驗,繼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航向破浪前進。

  在鄧小平改革思想指引下,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經濟建設、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躍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穩步推進,國際地位日益提升。中國的發展不僅使中國人民大踏步地趕上了時代的潮流,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鄧小平改革思想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現實意義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的講話指出:“面對未來,要破解發展面臨的各種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和挑戰,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除了深化改革開放,別無他途。”今天,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相比已有很大不同,但改革的歷史進程是連續的,鄧小平改革思想對於當前更加深刻地認識改革的歷史必然性,更加自覺地把握改革的規律,更加堅定地肩負起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責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改什麼不改什麼,我們要心中有數。我們改革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世界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不搞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條。但是,搞否定社會主義的所謂“改革”也是死路一條。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保持清醒頭腦,排除各種干擾,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探索中推進。改革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在中國這樣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國家進行改革,絕非易事。中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一旦出現就無法挽回、無法彌補。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面臨種種躲不開、繞不過的難題。改革一定要堅持正確的方法論,既要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又要穩妥審慎、三思而後行;既要摸著石頭過河,又要加強頂層設計,要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改革必須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持在三者的統一中不斷前進。改革發展穩定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三個重要支點,也是全局中的三枚關鍵棋子。改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發展是解決一切經濟社會問題的關鍵,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新形勢下,我們要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結合點,在保持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和發展,通過改革和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改革必須堅持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堅持在黨的領導下進行。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是改革開放的實踐主體,是決定我國前途和命運的根本力量。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要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最大程度地吸納人民群眾廣泛參與,保證改革始終有眾志成城的民意支撐,始終有破浪前行的民眾動力。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越繁重,我們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善於通過提出和貫徹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善於根據人民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完善政策主張,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為深化改革夯實群眾基礎。

  1985年9月,鄧小平在中國共産黨全國代表會議上強調:“到下世紀中葉,能夠接近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那才是大變化。到那時,社會主義中國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們就可以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這個目標,都更加有條件實現這個目標。中國要發展起來、強大起來,要“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只要我們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戰略部署,堅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我們的目標就一定會實現,鄧小平同志的期盼就一定會成為現實。

  (作者:曲青山 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