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評論 | “心臟挨了一刀” 歐洲還安全嗎?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6年03月23日 21:3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這是悲痛、黑暗的一天。”比利時首相查爾斯·米歇爾22日對全國發表電視講話之際,歐洲正陷入震驚、憤怒和悲傷之中。
 
截至目前,布魯塞爾的爆炸已造成至少34人死亡,200多人受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對襲擊負責;德法英荷等國宣佈加強安全警戒。

△比利時當地媒體報道,比檢方表示:“很可能”監控中身穿深色衣服的兩名男子已在機場爆炸中當場死亡,戴帽子的嫌疑人名叫拉什拉維,警方正在全力圍捕。

△比利時當地媒體報道,比檢方表示:“很可能”監控中身穿深色衣服的兩名男子已在機場爆炸中當場死亡,戴帽子的嫌疑人名叫拉什拉維,警方正在全力圍捕。

從巴黎到布魯塞爾的血腥襲擊,歐洲人再樂觀也會意識到,恐怖威脅其實離自己並不遙遠。本次發生爆炸的地鐵站距離歐盟總部很近,且在機場爆炸之後,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恐怖分子可以“隨時隨地”發動襲擊。
 
布魯塞爾是歐盟總部所在地,被人們視為“歐洲心臟”。“心臟被刺滴血”,這不禁讓人産生這樣的疑問,恐怖主義威脅已經成為歐洲常態了嗎?一向被認為和平、富裕、開放的歐洲現在真的不再安全了嗎?

 

△比利時民眾悼念恐怖襲擊的遇難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比利時民眾悼念恐怖襲擊的遇難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歐洲為何接二連三遭遇恐襲?

當前,極端恐怖主義在歐洲的抬頭,很大程度與歐洲自身存在的弱點和面臨的現實問題有關。

首先,歐盟本就是多元的統一,在接納外來移民、倡導文化包容方面走得比較靠前,但同時歐洲仍以基督教為主體,穆斯林移民難以融入,經濟和社會矛盾極易引發宗教族群衝突,進而滋生極端主義。

其次,隨著一體化的推進,主權國家色彩被逐漸淡化,而作為三大支柱之一的內政與司法合作卻沒能跟上步伐,各成員國的情報和安防各自為政,難以形成合力。

再次,歐洲一向自詡為人權自由的西方標桿,並將其視為自身軟實力的組成,但同時也被自縛了手腳,在防範極端言論、抓捕恐怖嫌犯等方面往往力有不逮。

最後,當前恐怖主義正在全球蔓延,歐深知獨力難支,力促建立國際統一戰線共同應對,但由於美、俄及地區大國博弈激烈,“伊斯蘭國”雖受壓制但仍殘喘,對歐難免加大報復。
 
可見未來一段時間,歐洲面臨的安全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比利時民眾悼念恐怖襲擊的遇難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比利時民眾悼念恐怖襲擊的遇難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歐洲怎麼辦?

歐洲刑警組織總幹事羅布•韋恩萊月前警告就説,歐洲目前面臨近10年來最大的恐怖威脅,“伊斯蘭國”很可能進行大規模恐襲,而且實行襲擊的不光可能是武裝團夥,也可能是個人,目的就是造成大規模人員傷亡。這次是在比利時,但人們無法知道下一次會是在哪,這種持續的陰霾將給歐洲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自去年以來歐盟及各成員國明顯加大了安防力度,但事實證明還遠遠不夠,亟需落實和完善。

一方面,執法部門的權限會進一步擴大,對輿論、人員的管控將明顯加強,尤其在法律機制層面會有所突破,人們會感到更多約束和限制。

另一方面,民眾對政府壓力加大,難民、移民政策將隨之進一步收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步反恐舉措的加強也會帶來負面的效應,歐洲正由開放逐漸變得內斂,不僅多元文化漸入死衚同,傳統價值觀也被嚴重質疑,畢竟生命和自由哪個更高實難判斷取捨。

歐洲要想重尋往日安寧,很大程度在於其能否去解除自己身上的魔咒,但這恐怕並非易事,安全似乎變得奢侈起來……

文|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 王朔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