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最近,央視記者在北京朝陽區百子灣地鐵附近發現,那裏一片拆遷後的廢墟中孤立著幾株古樹,境況十分危急。
原來由於蓋房修路以及城中村改造,附近的許多古樹都岌岌可危——有些樹榦被建築垃圾填埋,有些樹枝被折斷,有些樹皮沒有了,有些甚至直接被砍伐。這讓和大樹相處了大半輩子的當地居民很是傷心。
△發現古樹的志願者自發地在樹上挂起了“百年棗樹、注意保護”的標識牌,想著這樣也許能給周邊的施工隊帶來一些警示
經過本台記者的連續關注,北京林業大學專家認定此次在百子灣附近發現的古樹數量已構成古樹群落,最粗的一株棗樹,為馬牙棗,胸徑74公分,樹齡在180歲左右。按照《北京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為二級古樹,300年以上為一級古樹。
△央視記者邀請北京林業大學專家測量樹齡
名園易得 古樹難求
專家觀察古樹周圍,發現房前屋後為古樹預留了很大的生長空間,古樹能留到今天説明一代代的村民保護意識很強。而今,這些樹卻在城市改造拆遷過程中遭遇危機。
所幸,經過媒體的持續關注,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于2月29日專門下發了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的通知,要求各區縣積極排查,對城市開發建設和城鄉結合部發現符合標準、未掛牌登記的大樹,要積極開展認定工作。這批古樹有望得以保留。
北京擁有4萬多株百年以上的古樹,其中300年以上的就有6213株,這些數字沒有第二座城市能擁有。而這些古樹不僅僅是樹,它們還是歷史沉澱在城市裏的風景。
像這樣的城市歷史文化符號在北京城還有不少:有一年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訪華的時候,他剛到天壇,特別震撼,他説了一句“名園易得,古樹難求”。意思是以美國的財力,天壇修十個都沒問題,但是沒法複製天壇3千多棵古樹。
在我們的城市發展中,我們如何留住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特徵,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央視評論
古橋古樹古建築 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沉澱
歷史上留下來的小橋、河岸、古木大樹、井臺等,都是重要的文化遺産的一部分,在遺産保護專業上講,它們都叫歷史環境要素。它們包含的歷史信息非常豐富。
像有古樹的地方,尤其能留到今天的,一般都會折射出種古樹所在的地方或它們的周邊在歷史上曾經是重要的場所。
中國古代有崇拜古木大樹的文化。比如,《元史》裏就記載,元大都在確定中軸線的位置和軸走向時,就以一棵大樹作為軸線的南段的定位參照。今天我國很多少數民族,像侗寨,仍保留有崇拜古樹的鮮活文化。在漢族地區的一些村子,也有供奉古樹的例子,人們對古樹有敬畏之心。從這個角度來講,古樹承載了更多精神方面的東西。
一般有古樹的地方,説明與之相關的街區、建築群等是很重要的。比如今天在北京的衚同中,古樹名木一般都在廟宇、大戶人家的院落中。從這個角度講,古樹是歷史給我們留下的重要線索。有時候老的路沒了,房子也沒了,但是一些古樹還在,成為我們研究歷史,感受歷史的重要載體。從這個角度講,古樹是非常重要的歷史坐標點。
一般遺産保護除了要保護遺産本體外,還要保護它周邊歷史上留下來的與之相關的設施。比如説老村子中的排水溝,它可能是清朝修葺的,兩邊無論是石頭還是磚砌的,或者是土溝,都會反映出人們建造村子的排水技術等等。
以前留下的東西,不僅應得到保護,而且還應該納入我們現實生活,不要把這些古老的東西當成障礙,而是要發揮它該有的作用。
現在國家有相關的法律要求各地政府對有遺産價值的古城、村鎮等加以保護和合理利用。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摸清家底,做好保護規劃,使保護和利用工作有法可依。另外,要加大社會宣傳力度,使每一個人都了解遺産的價值,明白保護的重要性,並形成社會監督,全民參與的遺産保護局面。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張傑
古樹是城市的記憶
我國小學課本中有一篇張抗抗的文章《城市的標識》,文中寫到:“也許有一天,樹將成為城市的靈魂。以心去愛我們城市的樹吧,那是大自然留給我們最後的饋贈,也是城市僅存的個性了。”
的確,一棵棵古樹就是城市的一段段記憶,是城市歷史文化的沉澱符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曾經提到,要“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足見,樹木之於城市,不僅是幾片綠葉,而是“鄉愁”的寄託,留住了它們,也就留住了居民心裏的家鄉,留住了他們心裏的鄉愁。
——央視評論特約撰稿 王健
城市規劃要保留古樹這類“個性名片”
城市建設遭遇古樹保護時,最難的就是如何在不挪樹的情況下,實現城市建設和古樹保護的兩全其美。現在,“改路不挪樹”,在許多地方基本成為一個共識。隨之而來的問題自然同樣讓人頭疼,比如為了保護古樹而讓路,就會形成公共道路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最終也不一定就保護好了古樹。
因此,關於古樹保護不能臨時抱佛腳,遇到了才去想如何保護,而是要把古樹登記在冊。一個城市應該清楚自己的古樹資源,城市建設規劃時提前想好古樹的保護安排。
——央視特約評論員 洪琳
本期監製/楊繼紅 主編/陳潔
記者/童盈 方玉全
編輯/郭爽 文雅 馬培敏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