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年伊始,隨著兩孩政策的全面實施,很多家庭迎來或盼望迎來新生命的誕生。可你知道嗎?在新生兒誕生後,家長還將面臨一大難關,那就是兒童看病難。
根據《2015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公佈的數據:全國平均每2300多名兒童才有1位兒科醫生。而“嬰兒潮”的來臨,無疑讓這一問題更加突出。
在醫院裏,有句順口溜流傳多年,“金眼科銀外科,一錢不值小兒科”。為什麼兒科醫生會被嫌棄?又是什麼造成了兒科的“醫生荒”呢?
就在上個月,隨著冬季就診患兒突增,各地醫院相繼採取了因人手不足而取消兒科門診的“熔斷”措施。
【廣州】某三甲醫院被迫暫停急診兒科
五位兒科醫生輪流上班,日均接診兩三百人。由於高負荷工作,日前有一名醫生因壓力過大辭職,使得日常值班無法進行,醫院無奈才作此決定。
【上海】新華醫院兒科門急診爆棚
2015年12月,上海新華醫院曾貼出通知,提示患者和家屬在高峰時期,兒科門急診等候時間可能要超過6個小時,有發燒的患者請先服用退燒藥,降溫候診。
一邊是病患市場的迫切需求,一邊是兒科醫生的緊俏短缺。如何緩解、改善供需不平衡的現狀呢?
改革薪酬制度 財政給予更多傾斜
今年1月5日公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 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中特別提到:“加快産科和兒科醫師、助産士及護士人才培養,合理確定服務價格,在薪酬分配等方面加大政策傾斜力度。”
改革招考制度 適當放低錄入門檻
去年7月國家衛計委發佈通知,對兒科從業人員開展相關專業內容的加分考試,降低錄入門檻。但這無疑也會引來家長的擔心:降低門檻的兒科大夫能看得好孩子的病嗎?
其實,想要讓兒科醫生真的“把心留住”,不僅需要政策上傾斜、加大對兒科醫生的培養力度,還需要政府部門相互協作,共同建立良好的職業保障體系。同時,作為家長也應給兒科大夫更多的理解。能吃上飯的大夫才能更好地為您的孩子看病不是?
(央視新聞客戶端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