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鄉村基礎設施大為改善,大眾旅遊時代迎面走來,發展鄉村旅遊興縣富民正當時,可別讓路牌缺失等細節“擋了路”
清明時節,春暖花開,正是下鄉踏青、親近自然的大好時節。近日在南方貧困山鄉走訪時發現,當地生態良好,風景如畫;新修了不少鄉村公路,通達性大為提升。當地政府乘勢而上,舉辦鄉村旅遊節,吸引了不少有車族前來賞花、採摘、旅遊觀光。
挺好一件事,卻因一個“細節”缺失沒辦漂亮。鄉村公路沒有路標,不少遊客只能邊走邊停、邊停邊問,“找不到北”“誤入歧途”的不在少數,浪費了大好光陰,搞糟了心情,一些人在朋友圈裏紛紛“吐槽”。可以想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自媒體時代,這種“吐槽”傳播肯定會讓當地的旅遊業遭受一定的負面影響。
公路修好了,路標路牌缺失的情況在農村地區比較普遍。這些年,鄉村公路建設進展迅速,連貧困地區都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極大地改善了農民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同時也有力促進了鄉村旅遊業的發展。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不少地方鄉村公路建設的附屬設施卻沒有跟上,很少見到交通標誌,或根本見不到路標、路牌,在事故多發路段也沒有安全警示標誌,給行車行人帶來諸多不便,也給交通安全埋下了隱患。
問題出在哪?筆者了解到的理由就有好些:沒有資金;主體責任不清,沒人協調張羅;農家樂等鄉村旅遊項目,怎樣規範設置路牌、指引標誌,沒有明確的條文規定……困難和苦衷,還能找出一大堆。
然而,換個角度看問題,辦法比困難多。
這事難在哪?錢肯定是問題,但應該不是太大問題吧。投資大的公路都修通了,相比之下花錢不多的路牌、路標不至於“卡殼”吧。筆者走訪的一個貧困鄉,為了搞鄉村旅遊節,宣傳投入就超過十萬元。況且,即使缺錢也不至於無解。將路標等設施建設列入鄉村公路建設的規劃和預算,納入公路交通建設工作考核,就能確保路建好,路標亦建好。對已建成、尚無路標的鄉村公路,採取鄉鎮自籌一點,交通主管部門補助一點,縣級財政支持一點,也能解決路標設施建設資金。
錢解決了,設立路標等工作應該也不至於難住人。比如,由縣級交通部門組織,各鄉鎮政府具體負責,對鄉村道路基本情況,包括道路名稱、里程、交通隱患點等進行全面調查,摸清情況。由交通主管部門統一規劃、製作和設置路牌路標。在道路的起始位置、交叉路口設置路牌路標,倣照高速公路,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一塊路牌,指示前方達到村落,相距里程等,在村莊院落、緊急彎道、事故多發點設置警示標誌。
總之,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有的,關鍵要重視起來。這些年,國家加大投資,鄉村道路、旅遊景點等基礎設施大為改善。大眾旅遊時代迎面走來,發展鄉村旅遊興縣富民正當時,可別讓路牌缺失等細節“擋了路”。牛都買了,可別讓牛繩絆住了“耕田犁地”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