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生態立體種養讓政和縣半源村找到致富新路

三農 閩北日報 2016年04月01日 16:0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村民展示從田裏捕撈上來的甲魚

稻花魚豐收,村民笑開顏

  3月27日,天開雲闊,政和縣鎮前鎮半源村幾位村民在田間備耕,經過三年的打理,村民利用高山水田搞起立體養殖,原本荒田遍地的景象已不見了蹤影。

  不能讓家鄉變成荒蕪的農村

  半源村是高山區的貧困村,13個村民定居點較為分散,自然村與行政村之間相隔甚遠,交通極為不便。三年前,因收入來源少,村裏的大部分人選擇外出打工,只剩下老弱病殘留守,田地拋荒嚴重。

  “我不能眼看著家鄉變成荒蕪的農村。”半源村村主任葉昌瑞告訴記者,他原本在外經商,在武夷山、上海都有産業,但每次回到家鄉看到村裏荒涼的景象就覺得心疼。2012年9月,原本在都市打拼的他被村民們高票推選為村主任。因心繫家鄉發展,他放棄了都市的繁華,毅然回到家鄉挑起重擔。而當時半源村村財基本為零,也沒有任何單位挂鉤幫扶。

  “田地作股份,村民當股東,以公司形式打造立體養殖農業。”經過仔細斟酌,葉昌瑞與村幹部定下了發展路子。2013年初,該村探索土地流轉新模式,&&將村裏的土地以公司形式進行運作,成立了福建夏都生態園區,投資200萬元,村財控股51%,村民把自己的水田、茶山、閒地作為股份入股,佔49%的股份。同時,將外出務工村民家中荒蕪的土地以每畝300元的年租流轉到村委。新模式一推出,村委會就和村民簽訂協議50多份,荒廢的田地被重新利用起來。

  立體種養讓山壟田變廢為寶

  村裏的稻田以往是種植普通水稻,年畝産500公斤左右,每公斤約2.6元的價格,而這樣的收入遠遠改變不了半源村的現狀。葉昌瑞看到城市居民對綠色生態農産品有極大的需求,便産生了生態種養的想法。

  2013年3月,葉昌瑞引入“稻田養魚”技術,在田裏投放了5萬尾草魚、鯉魚苗。原先想著田裏的害蟲和雜草正好是魚兒的美食,而魚能翻動泥土,其排泄物又為水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一舉兩得肯定是個美事。可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由於缺乏專業技術,魚苗在各個田塊的投放密度不一,影響長勢,水稻生長也達不到預期效果。此外,魚苗被“貪嘴”的白鷺吃了一些,被洪水沖走一些,接二連三的事件打擊了部分村民的積極性。

  葉昌瑞沒有放棄,他專程去請教專家,學習專業知識,在投放魚苗的基礎上,又向水田中投放了8000多只甲魚苗以及黑泥鰍、田螺、鱔魚等。通過不斷摸索,葉昌瑞和村民們積累了豐富的種植養殖經驗。

  一樣的稻田不一樣的産出

  “我們在稻田裏種上紅米,雖然産量比普通水稻少,價格卻高了,原生態的産品也遠銷各城市。”葉昌瑞粗略算了一筆賬:原生態紅米每畝年産雖只有250公斤,每公斤卻可賣到12元。再加上每年還可收穫黑泥鰍、甲魚、稻花魚、田螺、鱔魚等,一畝田年産值在4000元以上。

  立體種養的效益顯現,吸引了大批在外村民回鄉。葉衍良去年年底回到半源村,進入夏都生態園區工作。他告訴記者,在外打工期間,每天早起貪黑,一年下來最多兩三萬元,回到村裏後,每月至少賺4000元錢,減輕了生活負擔的同時,也能照顧逐漸年邁的父母。

  “我一輩子待在半源村,去年是賺得最多的一年。”村民葉其田興奮地説,他已經65歲了,在半源村種了一輩子的田,從前每畝田的純收入最多800元,自從村裏搞起了立體養殖,田裏出産純天然的紅米,水裏養出無污染的甲魚,這些高品質的農産品讓每畝田的收益大漲,自己年收入也翻了近兩番。

  因生態恢復良好,村子小溪裏原本不知名的小魚又回來了,野生蝌蚪、石鱗等動物也重現林間地頭。“來年,這裡就是一個‘桃花源’啦!”葉昌瑞説,前不久,村裏在村道旁種下了1800余棵桃樹。他希望立體養殖帶來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帶來生態效益,為建立環保生態農業旅遊觀光村打下基礎。

  此外,葉昌瑞還組織村民在竹林中培養了對環境要求較高的竹菇。下一階段,他打算借助半源村的獨特氣候與青山綠水發展林下經濟,種植珍貴藥材,提高村民收入。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