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張偉賓
互聯網大佬紛紛進軍農業、農業自媒體營銷持續爆發、複合産業形態引領農業新方向……毫無疑問,“互聯網+”是實現現代農業發展的快車道。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要推動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産管理、經營管理、市場流通、資源環境等融合。農村網絡逐漸普及,農産品開始在網上銷售,一切都開始觸網。聯網浪潮不僅席捲全國,也流向鄉村小巷和廣袤田野,催生著一波波巨變。
然而,要想趕上這波節奏,卻絕非易事。日前,在全國農牧漁業大縣局長輪訓第2期培訓班上,不少來自農業信息進村入戶試點縣的農業局長反映出的一些問題值得重視。
問題一,如何把更多“互聯網+”的收益留在農村、留給農民。從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到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再到地方區域産業協會,在“觸網”的過程中,並沒有太多的議價能力。四川一局長反映當地田頭價1.5元的柑橘轉手之後在網上賣8元。陜西某局長反映在與大型互聯網企業合作的過程中,當地政府不僅要提供800~1000平方米的實體展示館,而且要承擔相應的運營費用。此外,在該互聯網企業舉辦的年貨節上,大幅壓低精品蘋果的價格,網絡銷售價比地頭價要便宜很多,導致當地一家企業虧損200多萬而退出。一方面,地方政府被要求加大與互聯網企業的對接,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與企業對接的過程中缺乏談判和議價能力。由於很多地方政府自身應用互聯網發展農業的能力較差,不得不倚靠外來大型互聯網企業。地方政府在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不得不讓渡産業、農民甚至地方整體利益給互聯網企業。是把整體的産業做大了,但是桃子卻讓互聯網企業摘走了大部分,這種模式既影響農民利益,也影響地方觸網積極性。
問題二,信息進村入戶如何實現公益性和商業性的雙重可持續。正如某縣局長所説,信息進村入戶是件大好事,通過政府“搭臺”,服務商提供“原材料”,運營商“做菜”給農民,讓農民不花錢或少花錢就能得到實惠。然而,在該縣運營的20余家“益農信息社”中一部分信息社已停止營業,沒有停業的信息社也缺乏贏利點。“信息進村入戶,想説愛你不容易”,該縣局長直言。信息進村入戶不應是政府或企業任何一方的獨角戲。在推進信息進村入戶的過程中,既需要政府部門加強在人員、硬體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也需要充分發揮企業的市場力量,讓“益農信息社”有錢可掙。儘管,各地“益農信息社”合作企業各不相同,但是結合當地産業特色和消費趨勢讓“益農信息社”實現經濟上的可持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信息進村入戶的最後一公里。
問題三,“互聯網+三農”資金和力量的條塊分割亟待統籌整合。在與局長們對話的過程中發現,縣域內與“互聯網+三農”相關的部門包括工信、商務、農業、供銷社、金融、電信等多個系統的政府部門和企業。這些都是發展“互聯網+三農”的重要力量,但是很多地方的這些部門卻在各自為戰。有的地方“益農信息社”缺少資金支持,而有的地方發展電子商務的千萬資金因為多種原因不能使用而退回。不同系統各有各的方案,各有各的扶持標準,各有各的資金使用管理規定。各自為戰,不僅容易造成資源浪費,而且降低地方與企業的談判和博弈能力。建議從中央到地方加強對相關資金力量的整合,成立相關部際聯席會議或更高層面的議事協調機構,試點給地方整合利用相關資金更大的自主權,提高“互聯網+三農”資金的使用效率。
第一個是利益的分配和共享機制,第二個是可持續問題,第三個是政府資源的統籌利用問題。這三個問題解決不好,不僅會影響“互聯網+”的效率,而且可能會偏離正軌,甚至使一些地方一哄而上的“互聯網+”浪潮一拍而散。“互聯網+”應該是給三農鬆綁助力,而不是加套增重。開放和共享是“互聯網+”最突出的特徵,但是在推進“互聯網+三農”的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實則反映出不夠開放、不夠共享。
除此之外,大型互聯網零售企業更注重“消費品下鄉”,而“農産品進城”則相對滯後;大型平臺高額的年費和網店宣傳費;物流成本較高;品牌無序競爭,賠錢賺吆喝等問題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現在很多企業熱衷於跑馬圈地,搶佔農村的市場,一些地方政府忙著趕上“互聯網+”的快車,卻不知道怎麼趕,很少沉下心來真正思考佈局農村戰略。因而,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要區別對待,有的問題是要從宏觀上做好頂層設計;有些問題則需要地方政府以互聯網思維做好規劃實踐;有些問題要求從供給側加強對農業生産標準化的改革;還有些問題,是需要加強對互聯網企業的引導。“互聯網+”是農業農村加速追趕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機遇,只有對利用“互聯網+”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認真分析,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才能讓更多鄉村搭上“互聯網+”的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