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玉米臨儲政策取消!農民虧不虧?

三農 中國鄉村之聲 2016年03月30日 14:3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這兩天,種玉米的朋友又多了一件大事。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局等部門昨天(3月28日)召開媒體通氣會,正式宣佈:

  2016年,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將取消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

  眼看著這些地區就要春耕生産,玉米種植戶該怎樣看懂國家這一調整呢?

  一、什麼是“市場化收購”加“補貼”?

  一方面,玉米價格由市場形成,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調節生産和需求,生産者隨行就市出售玉米,各類市場主體自主入市收購。

  另一方面,建立玉米生産者補貼制度,給予一定財政補貼,中央財政補貼資金撥付到省區,由地方政府統籌補貼資金兌付到生産者,以保持優勢産區玉米種植收益基本穩定。具體補貼辦法將報國務院批准對外公佈實施,保障農民合理收益。

  二、農民可以怎麼理解這個大調整?

  剛才的政策表達比較書面,説白了,就是下面這四句話:

  1. 玉米臨儲取消已成定局,國家不再是收購玉米的主力軍。

  2. 國家設置了托底收購價。

  3. 國家玉米補貼將會直接給付到生産者手中。

  4. 未來將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玉米將進行市場化收購。

  兩大原則:

  市場定價、價補分離

  兩個落腳點:

  保障農民合理收益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三、玉米政策是不是到了非調整不可的地步?

  據國家發改委負責人介紹,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是由我國當前糧食面臨的形勢決定的。

  2015年,全國玉米産量4491.6億斤,同比增加178.7億斤,消費量在3500億斤左右,國內玉米階段性過剩特徵明顯。與此同時,從2007年起,國家實行玉米臨時收儲政策,雖然去年的臨儲價格下調,但國內外每噸價差高達600多元。而且,玉米庫存不斷增加,安全儲糧壓力較大。

  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劉小南表示,玉米臨儲政策調整勢在必行:“庫存高企、財政負擔加劇,國內外價差較大,收儲和進口壓力逐步增大,用糧企業經營困難突出,不利於生産穩定發展、市場平穩運行和農民持續增收。”

  四、從政府到農戶都要做出哪些相應的調整?

  第一,隨行就市,調整種植結構。從今年起的五年內,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要進一步調整種植結構。內蒙古計劃調整玉米種植面積1000萬畝,適度減少籽粒玉米推進糧改飼增加青儲飼料玉米,提高優勢區域玉米的産能。壓減後的耕地,主要種植小麥、大豆、水稻等經濟作物。

  第二,市場化收購不等於政府“大撒把”。政府應在發揮好市場作用的同時,在組織引導、産業扶持等方面有所作為,還要認真落實好補貼資金,切實保障農民利益。

  第三,農民朋友應及時了解政策信息,以便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利益。

  特別提醒:

  大家下一步應特別關注的是:

  1. 國家設置的托底收購價是多少?

  2. 國家的補貼額度是多少?

  3. 國家的補貼發放程序如何?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