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給市場做一杯用來“喝”的茶

三農 農民日報 2016年03月23日 10:0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經過幾年時間的“鍛造”,國內的茶葉市場早已開始逐漸適應“新常態”。每年的春茶市場,“炒天價茶”的新聞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負責的茶農和更加理性的茶葉收購加工企業。

  “茶終究是用來喝的。”深圳市老黑茶博物館館長葉英挺一句話道出了茶的真諦,也説出了茶葉立足市場的根本。

  茶起源於中國,飲茶也始於中國。這“一片神奇的樹葉”曾經是西北邊牧民族賴以補充維生素、防病和治病的主要物質,更是老百姓“粗茶淡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炒”的時候,茶葉市場就出現了狂歡,更出現了混亂。過度的包裝和宣傳,不僅會增加了茶葉産品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會誤導茶葉的種植和加工者,跟著市場的“風頭”轉,忽略了茶葉本身的品質和先輩傳下的制茶工藝。

  可以看到,今年的春茶市場較往年,並不是特別熱鬧,這其中有宏觀經濟形勢的原因,更多的是越來越多的茶葉從業者,扎紮實實地從源頭做起,從市場需求做起,開始為市場提供一杯老百姓們真正用來“喝”的茶。

  今年年初的凍害天氣,在往年可能成為“春茶貴過金”的由頭,而今年,許多茶山的茶農告訴筆者,由於建設了高標準的生態茶園,凍害天氣並沒有對茶葉産量造成大的影響,反而因為出芽晚,“茶葉的品質會更好。”不僅品質更好,茶農還説,“價格和去年相比,還是會穩定。”

  在一個成熟的市場上,“價格穩定”,不是一件壞事情。

  價格與價值,如同風箏和線,價格飄的再遠,也要與價值相匹配,否則就是斷了線的風箏,飛不高也走不遠。當然,市場依舊應當存在一定數量的高端茶,如核心産區的西湖龍井,如武夷山上那幾株屈指可數的“大紅袍”,它們承載的,不僅僅是一縷杯中鮮味,更是中國茶的歷史和文化。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供求關係和市場定位,找準了自己的位置,為相應的消費者生産一杯用來喝的好茶,自然會在市場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