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雲南省蠶桑産業發展成效顯著

三農 雲南日報 2016年03月23日 15:1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近年來,我省大力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蠶桑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三。去年以來,國際繭絲價格下滑帶來鮮繭價格有所回落,繭絲出口低迷,但我省蠶桑産業還是呈現比較穩定的發展態勢。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全省桑園面積達到165.2萬畝,同比增加0.5%,蠶種發種量達到156.2萬張,較上年增加11.4萬張,同比增加7.9%,鮮繭産量達到6.24萬噸,同比增加8.1%,總體呈現“桑園面積趨穩、鮮繭産量大幅增加”的態勢。

  在2015采收季,記者來到永仁縣賽麗繭繅絲蠶繭收購點,蓮池鄉羊舊乍村委會的村民王貴學開著農用車載著收好的蠶繭來到收購點,不到一個小時,個大新鮮的蠶繭就完成了稱重入庫,王貴學一邊數著交售鮮繭的貨款,一邊笑呵呵地對記者説:“我家養了26.5張蠶,今天交售429公斤鮮繭,就有2000多塊錢。26.5張蠶總共賣了5.7萬元,養蠶比種莊稼強多了。”

  在永仁縣,像王貴學一樣靠養蠶發家致富的桑農還很多。當地縣委、縣政府加大對蠶桑生産的扶持力度,大力培育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規模養蠶主體,推動蠶桑規模發展。抓實桑園提質增效,以培養重點戶、養蠶大戶帶動為目的,大力推廣“桑園滴管建設、標準蠶房建設、固定蠶臺育技術、自動回轉簇上蔟技術、五齡地蠶育技術、手電鑽除浮絲技術”等主要技術,依靠科技養蠶,促進農戶增收。據統計,永仁縣2015年共種植蠶桑2015畝,863戶農戶養蠶,出蠶6914.3張,蠶繭總收入達到1205.1萬元,收入在2.5萬元以上的有135戶,1萬元—2.5萬元的有296戶,0.5萬元—1萬元的有234戶。

  據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統計,2015年,全省桑園面積最大的是陸良縣,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10.2%;桑園面積超過10萬畝的縣有3個,面積佔全省的25.3%,較上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5萬畝—10萬畝的縣有8個縣,面積佔全省的38%,較上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全省鮮繭産量500噸(萬擔)以上的縣共有18個,較上年增加了1個縣,鮮繭産量佔全省總産量的92.1%,較上年提高了1.9個百分點。其中,産量超萬噸的是陸良縣,佔全省的23%;産量在0.5萬噸—1萬噸的是祥雲縣,佔全省的9.9%;産量在0.1萬噸—0.5萬噸的縣有11個,佔全省的52.1%。

  據悉,我省蠶種遠銷全國各地。據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統計,2011年蠶種生産總量達到最高的164.9萬張,較2010年增加了88.5%。2012年—2015年分別生産了130萬張、120萬張、150萬張和130.7萬張。

  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蠶桑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進一步提升,以多元需求為導向,充分利用蠶桑産業各環節剩餘資源,拓展藥食用途、飼料用途、新材料用途和文化生態用途等新功能,進一步加強蠶桑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增強蠶桑産業的發展能力。目前,桑枝食用菌在施甸、魯甸、開遠等地已初具規模,蠶絲被等産品已成為市場的消費熱點。姚安的桑葉茶、食用蠶蛹等産品也不斷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和喜愛。蒙自市草壩鎮的果桑園,已成為市民採摘桑果的理想去處。據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統計,全省絲綿被生産量從2010年的672噸增加到2015年的784.1噸,産值從2億元增加到2.8億元。全省桑條、蠶沙等蠶桑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桑園套種等收益增加明顯,從2010年的2.3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26.9億元。(本報記者 王淑娟)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