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鄉村旅遊帶動貧困戶脫貧 江西村民:改變了人生軌跡

三農 半月談 2016年03月22日 10:3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近年來,我國鄉村旅遊呈現出開發有力、高潮迭起的發展態勢。越來越多的鄉村立足本地旅遊資源,追求特色化、規模化、品牌化,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創業,鋪就通向全面小康的“致富路”。

  據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家旅遊局介紹,“十二五”以來,我國通過鄉村旅遊帶動了10%以上貧困人口脫貧,旅遊脫貧人數達1000萬人以上。據測算,我國12.8萬貧困村中至少50%具備發展鄉村旅遊條件,發展鄉村旅遊的貧困村又可帶動70%的貧困戶脫貧。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依託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休閒度假、旅遊觀光、養生養老、創意農業、農耕體驗、鄉村手工藝等,使之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産業,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在丫山景區,遊客們在欣賞當地村民的山歌表演

  一個贛南山村的華麗變身

  地處贛南的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黃龍鎮大龍山村,曾是有名的貧困村。近年來,依託景區發展,結合特色農業産業和生態環境保護,大龍山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深山小村,變身為遠近聞名的生態休閒勝地。

  脫貧新抓手:精準幫扶貧困戶

  在大山深處的大龍山村,遊客們或在萬畝竹林裏散步,或在百果園裏體驗採摘樂趣,或騎著山地車越野鍛鍊……這裡儼然成了一處“世外桃源”。

  幾年前,該村還是一個貧瘠的小村莊,300多戶中近兩成是貧困戶和低保戶,人口外流嚴重,大片耕地荒廢。

  今年54歲的邱隆榮,已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變身為每月拿工資的企業員工。“以前日子很苦很苦。”邱隆榮説,2007年大余章源生態旅遊有限公司開發丫山景區後,他家的耕地、菜地被合併到景區生態農業的綠色經濟體中,他也競聘成為丫山安保部門的負責人,妻子則進入鄉村旅遊項目之一的水廠,成了制水工人,“現在我們夫妻倆都有工資拿,自家的耕地、菜地也有持續收入,剛大學畢業的女兒回來成了景區的導遊,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今年62歲的胡益梅在深山裏幹了大半輩子的“赤腳醫生”,55歲退休以後,每月只有衛生所發放的65元生活補貼。隨著丫山鄉村旅遊的發展,他被安排到鄉村旅遊項目之一的食品廠做倉管。“現在每月有2000元的工資,不再是兒女的負擔了。”胡益梅説,以前覺得自己老了就沒用了,整天悶悶不樂,“沒想到現在還能繼續發揮‘餘熱’,心裏很舒坦,幹得有勁,過得開心。”

  “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我們對閒置農田、荒山、農舍、人力等資源進行全面盤活。”章源生態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韓磊説,貧困戶可從土地流轉、林地流轉、建設施工、景區崗位、農家旅館、農家餐館、農産品銷售等7個方面獲得收益,目前已幫助大龍山村80%的貧困戶脫貧。“僅農家旅館方面,村裏就有78戶貧困戶和其他農戶參與,由丫山景區提供住宿設施,鎮政府進行民房裝飾,戶均年增收1萬元以上。”

  致富新路徑:人才回流勢頭旺

  發展環境好了,村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前往大城市尋找機會,而是在家鄉就業、創業,大展拳腳,發家致富。28歲的黃曉秀,曾到廣州、深圳打工,因學歷不高,始終沒有找到較好的工作,最終黯然回鄉。2012年,她入職章源公司,最先從事鄉村旅遊文化宣傳工作,後又到全國各地學習、考察鄉村旅遊,現已升任總裁辦經理。如今的她,識禮儀、會茶藝,唱山歌、跳鄉舞,擅導遊……

  “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農村女孩,現在能遊刃有餘地處理好各類公務與人事往來,做夢都想不到。”黃曉秀説,“是鄉村旅遊大發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在“80後”小夥唐方冰的養雞場裏,他和兩名員工正在撒稻穀,喂食4000多只散養在山上的土雞。“公司不僅提供場地,還幫助我們拓展銷路,把我們的風險降到了最低。”唐方冰説,他在深圳打了四五年工,2014年回鄉後想發展種養業,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項目,後來景區有關負責人找到他,給他出思路、跑市場,養雞場很快就建了起來,“今年不僅要增加存欄量,帶動周邊散養戶,將規模擴大到8000隻,還要打造土雞蛋特色品牌。”

  “景區已打造農業基地近千畝,全部實行土法種養,吸引了幾十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經營。”章源公司行政總監張志偉説,大龍山村80%的村民已轉化為企業員工,很多村民改變了樣子、美化了房子、增加了票子。

  創客新平臺:農民創業有落點

  九味豆坊、清涼世界、茶田民宿……走進丫山景區今年1月剛開放的新景點——A哆鄉村內,可以感受到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鄉土風情。村民的創業“點子”與公司資源發生的“化學反應”,讓一個個農民創客平臺新鮮“出爐”。

  在A哆鄉村農趣園內,45歲的村民黃義梅正在豆坊內忙碌著:撒豆,推磨,做豆腐,剛進園的一批遊客在圍觀。一些遊客忍不住點上一份豆花,在一旁直接吃了起來。

  得到店家同意後,來自深圳的遊客呂女士挽起袖子推起了石磨,身旁的家人拿起手機狂拍不止。“我連吃了兩碗豆花,很嫩很嫩,像以前媽媽做給我吃的味道。”呂女士説。

  黃義梅大半輩子都在務農,看到村裏的鄉村旅遊越辦越好,便琢磨遊客會不會對當地的豆腐製作工藝感興趣。“我一向公司提出,便得到認可和扶持。”黃義梅説,公司不僅免費提供場地,還幫她裝修好並建起灶臺,提供桌椅板凳等,“我直接從家裏拿磨盤過來就開始經營了。”

  江西省旅發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農民創客平臺生動地體現了“精準扶貧、旅遊惠農”的理念。不久前,A哆鄉村被評為江西省首個5A級鄉村旅遊示範點。

  “我們除了完善景區各項配套設施外,還建設了獨具特色的鄉村養生木屋群,並開發了國學教育基地道源書院。”韓磊説,丫山景區將繼續與周邊村落形成聯動效應,打造生態鄉村旅遊標桿,“築鄉村旅遊品牌之巢,引大龍山區特色産業之鳳,帶動大龍山區乃至贛南地區的全産業開發,幫助更多村民脫貧致富。”(半月談記者 程迪)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