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于田縣貧困農民買買提明·買提賽帕爾今年初收到了扶貧項目資助資金8000元(人民幣,下同)。他用這些錢修建了一座暖圈,同時領取了5隻“扶貧種羊”,用以發展家庭養殖業,或許這是他家“脫貧”的門路。
今年初,于田縣喀爾克鄉28名領導幹部組成7個調查組,完成了對全鄉13個行政村、4816戶、16505人的普查任務,精準確認了扶貧對象。這些民眾中,因缺技術、缺資金、缺勞動力致貧的民眾佔一半以上;其次是因病致貧和因殘致貧,佔14%左右。
根據致貧原因,喀爾克鄉制定了精準的扶貧項目和脫貧措施,以發展生産實施種植與養殖、搬遷、教育等方式幫助民眾“脫貧”。
地處中國最大沙漠西南緣的和田地區,是新疆最貧困的地方。和田地區“脫貧”在新疆實現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可謂一隻“兇猛的攔路虎”。
今年2月,新疆召開推進和田地區脫貧攻堅加快發展座談會。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書記張春賢強調,推進和田地區脫貧攻堅加快發展,必須“堅持政策傾斜支持、和田主動作為、援疆省市助力、社會廣泛參與,著力補齊短板、突破重點難點,確保2020年和田地區全面實現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自2011年,中國新一輪扶貧攻堅戰實施以來,和田地區以“整村推進”為平臺,將精準扶貧和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深化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援疆扶貧“四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大力發展增收産業,加快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當地農牧民生産生活水平已有了顯著提高。
近兩年,每逢年底是和田地區墨玉縣加罕巴格鄉布拉克村的地毯編織戶們最高興的時候,因為村裏的地毯合作社又要給忙碌了一年的村民分紅了。地毯合作社經理買買吐地·買買依明説:“在村民(地毯編織戶)的努力下,合作社的效益不錯,按照年前的約定,我們企業純收入的20%給村委會,40%給大家分紅,另外40%給企業做後續發展資金。”
布拉克村的許多村民都是編織地毯的能手,但過去都是一家一戶零打碎敲,不成規模,而且産品銷售一直是個大問題。2015年,加罕巴格鄉籌集了20萬扶貧資金成立合作社,由村裏的“能人”買買吐地·買買依明統一銷售村民們編織的地毯。
2015年,和田地區還投入資金430萬元,在七縣一市的20個村430戶,進行庭院經濟試點項目示範推廣,通過在自家院子裏發展果蔬小拱棚、畜禽養殖暖圈,手工地毯編織、庭院葡萄種植等,使全地區庭院經濟試點項目創收1153.9萬元,帶動就地就業442人,戶均增收2.3萬元,實現了農民足不出戶就能增收創業。此外,和田地區各縣市還通過引進企業、擴大職業教育以及鼓勵民眾自主創業等方式增加就業機會。
“十二五”期間,中央政府將新疆南疆三地州(喀什、和田、克州)確定為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和田作為國家新一輪扶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累計解決扶貧對象64674戶、254765人,全地區農牧民人均實現了收入翻番。整村推進村累計投入各類資金54.22億元,400多個貧困村通過整村推進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