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旅遊往養生方向發展、特色産業有機化、龍頭企業向大健康挺進……“十三五”初年,桓仁滿族自治縣委、縣政府圍繞全縣農民未來五年增收目標,出臺一個又一個新舉措,集中一點就是“特色産業”加生態養料,讓桓仁農民增收呈朝陽升起之勢發展不退步,用科學手段捆綁特色産業綠色化,實現有限土地無限增收最大化。
多手段發展生態型特色産業
近年來,該縣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發展特色産業,為廣大農民致富奠定了新的平臺。截止到“十二五”末,全縣形成八大特色産業基地規模化發展的良好趨勢。其中,全縣以葡萄為主的釀酒原料基地發展到7萬畝,山參保護地發展到59萬畝,中藥材基地發展到10.6萬畝,優質稻米基地發展到10萬畝,有機魚養殖基地發展到13萬畝,幹堅果基地發展到102萬畝,食用菌基地發展到2000萬袋,蔬菜基地發展到2.5萬畝。産業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新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産業專業村10個,新增市級以上農事龍頭企業7戶、農民專業合作社35個,葡萄酒、人參、優質米三大特色農業産業鏈已經形成。品牌戰略成效顯著。國家冰酒葡萄綜合標準化示範區創建成功,“京租稻”栽培系統成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自今年開始,為了使特色産業持續為農民增收,這個縣把特色産業發展與生態發展緊密相結合,以“決勝‘十三五’、全面建小康”為核心,發展中醫藥健康産業、葡萄酒綠色食品産業、新型環保材料産業、綠色能源産業和養生旅遊産業,樹龍頭、帶主幹、甩龍尾,形成“特色+生態”新的推民致富手段,推動全縣小康建設完美實施。
其主要手段有:提高中醫藥健康産業集群程度,拉動全縣中藥材産業鏈條更加完整;進一步增強葡萄酒綠色食品産業集群影響力,推進釀酒葡萄産業走向世界;加大八大特色産業綠色基地建設力度,促進農民增收集約化;以打造國際旅遊養生城為抓手,用旅遊養生服務業的發展為農民增收帶來更多的收益。
多載體為生態特色産業助力
為加大生態型特色産業發展,桓仁縣委、縣政府首先把提高中醫藥健康産業集群化程度為突破口,其中主要載體有:千方百計擴大産業集群規模,新建和續建上藥集團人參精深加工、胡慶余堂祥雲健康産業園、熙峰藥業、諾力生物科技等15個項目,提高産業發展水平,加快建設國家級參茸檢測中心,積極搭建産品研發中心等服務平臺,鞏固並擴大産業技術優勢。
進一步增強葡萄酒綠色食品産業集群影響力。加快項目建設,新建和續建北緯41度酒莊、聖·奧蘭度酒莊、金興源酒莊等10個項目。提升檢測和研發能力,加快推進省級冰葡萄酒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升格為國家級技術平臺;積極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開展技術合作,加大冰酒産品開發力度,推動産業全面升級。
以産業化的思路發展精品農業。加快建設産業基地,在現有基礎上,推動釀酒原料、人參、中藥材、優質米、有機魚等八大特色産業基地進一步擴大規模;利用生態優勢,大力發展有機農業,完善全流程農産品質量管理系統,進一步提高産業基地建設水平。加快培育優勢産業,發展食用菌、中藥材、幹堅果等特色産業。
以工業化的理念開發優勢資源。圍繞主導産業,積極與上藥集團、華潤三九集團、上海和黃藥業、陜西美林制藥等大型企業合作,在桓仁發展原料種植基地,開發精深加工終端産品,推動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多舉措為生態型特色産業發展提供保障
為了使生態型特色産業健康發展,該縣把科技興農、培訓技術型農民、加強生態入駐、發展特色産業村、組建合作組織作為有效措施,為生態型特色産業保駕護航。為此,該縣首先組織縣鄉兩級科技人員進行生態建設到特色産業專業培訓,為特色産業建設積蓄科技力量。同時,大力實施龍頭企業牽引作用,通過讓農民發展特色産業,並與大健康藥業、葡萄酒綠色食品産業集群相結合,按照市場對特色産品的生態、綠色、有機要求,使農民特色産業到企業産品形成有機體,拉動全縣生態型特色産業形成並健康發展。在此基礎上,該縣還把創建品牌建設作為生態型特色産業發展的推力,通過國家、國際機構對品牌的約束,實現全縣特色産業生態化。
通過努力,今年全縣“一村一品”特色專業村將發展到30個以上,全年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30個。同時,推進楓林谷氧吧基地、蒼龍山洗肺基地等項目建設,全力打造“中國氧吧之都”。開工建設俐生美養生館、中醫養生館等項目,提升“北方國際養生城”的整體形象。推動大雅河水上娛樂休閒帶、佛頂山森林養生帶、回龍湖東北亞特色農業觀光帶塑造全新形象。加快發展鄉村旅遊,積極開發自駕遊基地、休閒農業、紅色旅遊、農家樂等項目,推動13個特色旅遊鄉鎮進一步擴大影響,為農民依託“生態+特色”增收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