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肇東“小蘑菇”深挖農民冬閒 增收“大潛力”

三農 黑龍江經濟報 2016年03月07日 15:2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春節剛過,走進肇東市肇東鎮石堅村食用菌種植基地,村民郭志英正在自家400平方米的溫室棚內採摘平菇。撲鼻而來的便是菌類獨有的清香味,隨後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垛垛菌棒整齊排列,一朵朵蘑菇爭相升柄展傘,一派豐收場面。

  “現在採摘下來的這批三四百斤平菇將銷往哈爾濱南極市場,菌類是天然綠色食品,上市銷路不愁,一袋菇的利潤在三四元錢左右”。説話間,郭志英手指輕動,將菌袋外多餘的菌根剔除,細細地打理著提高生活水平的“致富傘”,串起了一條從食用菌引種、篩選、繁育、栽培到銷售的産業鏈。據了解,郭志英從2003年開始建大棚和溫室,從最初的1棟土溫室發展成現在的5棟溫室,1棟大棚和1個廠房,從最初的總面積400平方米發展到現在的2000多平方米。在保證産品産量和質量的同時,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更為安全、綠色健康的食用菌産品。“我們村人多地少,種一畝地的收入只有幾百塊錢。通過婦聯組織‘牽線’食用菌種植培訓班,我去年種了4. 5萬袋平菇,1萬袋滑子菇,大棚一年可産平菇2萬公斤,可收入5萬多元。再説,現在種蘑菇得種‘科技蘑菇’,拌料、灑水、噴藥、保溫都用科學技術管著”。談起種蘑菇的事兒,郭志英講得頭頭是道。

  而肇東鎮益康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統一購進原料、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菌種供應、統一生産設備、統一栽培生産、分戶精細管理、統一品牌銷售等模式,帶動100余名婦女擯棄“各自為戰”式的單幹,發揮各家所長組成能徵善戰的“集團軍”,栽培平菇、滑子菇、袖珍菇等品種,年産400萬袋左右,人均年增收2萬多元。同時,合作社還引進花菇、榆黃蘑、金針蘑等十幾個品種進行試種,社員在不斷增加新品種,擴大栽培面積,提高産品質量中實現增效增收。

  近年來,肇東鎮借助哈爾濱市沿哈肇路建設蔬菜基地的契機,著力調整農業結構,在棚室經濟上下功夫,大力發展綠色蔬菜經濟,引導農民向綠色有機上調。如今,肇東鎮有溫室3500棟,高標準蔬菜園區5個,一般蔬菜園區13個。還成立了專業種植合作社,採取統一規劃、統一採購、統一建設、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生産經營管理模式,註冊了蔬果商標“綠天源”。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形成了“市場+合作社+棚室戶”的産業化發展模式。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