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雲南:科學種藥促農增收

三農 雲南日報 2016年03月03日 11:0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長短結合、普貴區分、因地制宜、確保品質、敬畏市場。”這一中藥材種植産業發展的思路,是去年底筆者一行應邀到怒江州開展中藥資源及中藥材種植情況調研,根據雲南省中藥材種植歷史及實地考察情況提出的。

  雲南中藥材品種眾多,特點各異,技術發展水平千差萬別。中藥材種植企業所處的地理區域不同,發展基礎不同,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借鑒中藥材生産中的特有規律,找對適宜品種,科學種植,保證質量,實現中藥材的藥用與保健價值。中藥材種植農戶及企業應開闊思路,把握中藥材生産的規律,提高中藥材種植效益,促進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産業升級。

  要訣一:長短結合

  發展中藥材種植應該考慮種植品種的長短收益合理搭配,注意品種組合。“長短結合”的原則是長線品種與短線品種結合相互補充。一般來説生長週期長,技術要求高的藥材品種,市場需求相對穩定,但價格不明顯或持續走高,且持續時間較長,從種植生産到恢復市場供需平衡需要的時間較長,效益也相對較高,如重樓、厚樸、杜仲、白及等;普通的大宗藥材品種發展起來較快,如雲木香、續斷、板藍根等。因此,作為藥材種植人員在藥材生産過程中首先應做好市場調研,了解每種中藥材價格變化趨勢,根據生産和市場情況及時調整每年種植的中藥材品種,發展多元化種植,選擇2-5個品種,主種1-3個品種。

  科學合理搭配,長短結合,以短養長,這樣才能降低風險,又能帶來長期穩定的收益。藥農在選擇種植品種時可以在自己的房前屋後、荒山坡地種植厚樸、杜仲、黃柏等木本長線藥材,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多采收一些,行情不好的時候少采收或不采收,集儲藥材資源。短線品種可以選擇在耕地或坡地中種植雲木香、當歸、桔梗、秦艽、黃精、丹參等能較快見到效益的藥材。

  要訣二:普貴區分

  中藥材的種植與投入有關。一般來説,貴重藥材在種苗、栽培技術、人工管理、栽培時間等方面的投入都要比大宗普通品種的要大,因此藥農在選擇栽培品種時要根據自身的投入能力、栽培管理技術、政策支持情況等綜合選擇種植普通藥材或貴細藥材。資金緊缺的選擇種植投入小、風險低、市場有需求的普通藥材,如雲木香、當歸、桔梗等。資金寬裕的可以選擇種植投入大、收益高的如重樓、白及、鐵皮石斛、川貝母等貴細藥材。

  要訣三:因地制宜

  雲南省範圍內小氣候環境多,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山頭,大多有不同的氣候環境和不同類型的藥材,整個立體氣候非常適合發展多種中藥材的種植。據全國第三次資源普查,雲南省有中藥材6559種,佔全國的51.4%,是我國中藥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具有發展中藥材種植的資源優勢;是我國著名的藥材之鄉,三七、天麻、黃草烏、雲當歸、石斛等一批優勢傳統道地藥材,在國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較好的品牌優勢。

  獨特的立體氣候和良好、多樣的生態環境,決定了雲南能夠發展多樣性的中藥材種植。如保山、德宏等南部地區,適宜種植砂仁、檳榔、石斛、草果、八角、蘇木、訶子、千年健、千張紙等藥材;昆明、楚雄、玉溪、曲靖、大理大部和文山、紅河北部地區,適宜種植茯苓、黨參、三七等藥材;迪慶、怒江、麗江、東川、昭通、大理北部地區,適宜種植貝母、當歸、雲木香、珠子參、雲黃連、滇草烏、金鐵鎖等藥材品種。

  “諸藥所生,皆有其界”。中藥材的分佈與種植離不開特定的自然生態條件,道地藥材更是如此,因地制宜是農業生産也是中藥材種植應當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

  “不適當的引種,超出了原有物種的自然分佈區,使許多藥材不具備道地性,即使引種成功,質量也難保證。”因此建議,中藥材種植首先要做好土地的小流域環境調查,包括地理環境、氣候環境,年最高最低溫濕度、年降雨(雪)量,土壤種類,光照情況等對藥材生長的影響,做到因地制宜、立足特色。在品種選擇上應堅持當地適生的道地藥材和市場有需求的為主,科學合理搭配種植。注重林藥間作、果藥間作、藥藥間作的種植模式。儘量做到科學間套、長短結合、主次分明、優勢互補,將風險化解到最低。

  要訣四:確保品質

  “黃連不苦、大黃不瀉”、“病準、方對、藥不靈”之類的中藥質量問題,已嚴重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中藥材的質量是整個中醫藥産業的基石,中藥材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中醫中藥的臨床療效。

  “傳統中藥講求藥材的‘道地性’,即在特定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的地域內進行生産的優良品種,且生産較為集中,栽培技術、采收加工方法獨特,所産同種藥材的品質和療效也優於其他産地,如文山三七、昭通小草壩天麻、馬廠當歸、楚雄的薄荷、姚安的茯苓等地方性名優中藥材。”中藥品質的好壞與其所含有效成分的多少密切相關,有效物質含量的高低取決於藥用植物的品種特徵、生長環境、生産技術、藥用部位、采收時間、加工方法、儲存運輸等一系列的環節。因此,在生産過程中必須每個環節都要兼顧,規範生産才能保證中藥材的品質。

  目前,雲南省中藥材規範化生産基地建設還比較滯後,中藥材種植大部分還是農戶個體分散行為。缺失規範種植生産行為準則,生産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種子種苗提純復壯和優良品種選育不及時,加工方式落後等,是中藥材質量難以保證的原因。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在品種、種植和采收加工等環節上下功夫,從源頭上提高藥材質量。

  要訣五:敬畏市場

  “中藥材少了是寶,多了是草”。歷年來中藥材價格暴漲暴跌的情形不少,如鐵皮石斛、三七、瑪咖等中藥材,都曾經歷了從最初的爭搶貨源到無人收購,收購價格直線下滑的陣痛,嚴重影響了藥農的經濟利益,影響了其種植積極性。由此看來,中藥材種植品種的選擇要慎重,應以市場為導向,切忌盲目跟風種植。為從中藥材種植中獲益,藥農不僅需深入了解市場需求,還須積極應對中藥材市場供應側改革。

  如今的中藥材市場,不僅要看全國種植面積,更要看合格或優質産品的供應量,從價格上來説必然也是質優者價更高。隨著對中藥材質量要求的提高和市場監管力度的加強,中藥材市場也將進入整合、規模化、規範化的時代,誰有優質貨源,誰就將搶佔先機。

  為避免“藥賤傷農”慘劇發生,在此提醒,藥農在選擇種植品種時一定要充分了解國家政策,産業發展動態,冷靜分析和應對市場,選擇療效確切,有中成藥需求的藥材品種,切忌盲目跟風種植。同時,積極應對中藥材市場供應側改革,推進規範化種植,確保提供安全、有效、穩定的優質中藥材。

  “藥材好,藥才好。”這不是一句簡單的廣告詞,對中藥材種植而言,更意味著質量和安全。雲南省對中藥材種植應加強引導,堅持種植規範化、質量標準化、加工精深化,建基地、育品牌,著力把中藥材種植業打造成戰略性新興産業。

  (朱兆雲 蘇豹 趙仁 邱斌)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