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安徽滁州南譙區:打好生態牌 擦亮金飯碗

三農 滁州日報 2016年02月22日 15:1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粉碎麻櫟、配料滅菌、接種上架、菌絲培養、出菇管理以及採菇銷售……初冬時節,南譙區大柳鎮曲亭村鳳勝食用菌合作社負責人胡勝忙得不可開交。“平均每天上架2萬棒菌棒,即使如此,各種菌菇還是跟不上賣,滁城、南京等地客商都要提前10天半個月預定。”胡勝一邊採摘鮮嫩的蘑菇一邊介紹當前生産情況。經過這些年的打拼,“鳳勝”牌香菇已然成為滁州及周邊城市餐桌上食用菌類的品牌産品。

  除了美味的香菇,還有遠銷上海、江蘇、山東、浙江等超市的“巴哥”牌鮮桃、“皇甫輝”牌獺兔、“山裏人”爬山豬、“紅琊山”草雞蛋……近年來,南譙人驚喜地發現環西部山區百里現代農業長廊與百里生態旅遊長廊,原來是一座巨大的生態財富寶藏,只要打好生態牌,就一定能擦亮金飯碗。

  從城郊型農業到“百里雙帶”産業

  近年來,南譙區著手改變思想謀發展,立足自身實際,因地制宜,堅持走專業化、産業化、市場化的思路,圍繞城市、服務城市,把市民的日常生活和農業生産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城郊型精品農業、都市休閒觀光農業和生態旅遊農業,努力打造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依託西部山區四鎮獨有的自然生態、青山秀水、人文旅遊、歷史民俗等優勢,打造一朵花(滁菊)、一片葉(茶葉)、一籃菜(蔬菜)、一株草(草坪)、一棵苗(苗木)、一朵菇(香菇)、一棵樹(麻櫟)、一隻莓(草莓)等“八個一”特色産業。同時,以農業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準,因地制宜,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草則草,宜牧則牧,以蔬菜、食用菌、滁菊、桃、茶葉等産業為龍頭,發展一批規模適中、産業精緻、特色鮮明的農業休閒基地,實施茶園、花園、菜園、果園、草園“五園”聯動,開展觀花、採茶、種菜、摘果等系列休閒體驗與農俗文化活動,把農業産業發展與皇甫山、清流關、葡萄泉、紅琊山等自然生態旅遊結合起來,農旅互補、産村融合,在打造特色産業帶的同時,注重農業的觀光功能拓展,同步打造百里生態旅遊觀光帶,並結合美好鄉村的推進,以一産帶三産,在西部山區各中心村,都形成1個休閒農家樂集群,帶動美好鄉村遊。

  去年,山區發展了3萬畝茶葉、4萬畝花生、4萬畝草坪、1萬畝滁菊,近郊發展5萬畝瓜菜生産基地。今年,西部山區綠色食品認證達21個,無公害農産品認證達57個,珠龍春光蔬菜成功創建省級標準園,大柳鳳勝食用菌通過國家級蔬菜標準園驗收,滁菊花景觀被農業部評定為2014年中國美麗田園。

  從貧山瘠水到都市後花園

  南譙區素來被稱為南京、合肥的都市後花園。近年來,該區旅遊業發展迅速,景區(景點)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年接待區內外遊客逾百萬人次。

  該區以“節”、“賽”為媒,挖掘並宣傳南譙文化旅遊資源,以施集、章廣、大柳、珠龍等鎮為重點,在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中注入旅遊的元素,發展鄉村旅遊業,著力打造百里生態農業旅遊觀光長廊。通過有效整合美好鄉村建設、特色林業、現代農業、水利建設與旅遊業,西部山區百里現代農業長廊與百里生態旅遊長廊逐漸高度融合,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互動式發展態勢。

  去年11月15日,該區為期10天以“漫遊綠色章廣,騎行紅色海洋”為主題的章廣鎮紅色文化旅遊節(楓葉篇)在南譙區楓業苗木專業合作社廣場隆重開幕,主要有“鏡頭下的美麗章廣”攝影大賽暨獲獎作品展、“漫遊紅色章廣·騎行綠色海洋”山地自行車騎行活動等版塊組成。據了解,這次紅色文化旅遊節開幕當日吸引了150家商戶、逾百種農産品前來參展,約有八方來客9萬人次觀賞了開幕盛況和楓園美景,現場及預訂交易額超過300萬元。本次旅遊節是南譙區加快“調轉促”,推動西部山區“裏百雙帶”産業建設發展的重大活動成果之一。

  沿著百里村村通水泥公路,遊人可以觀施集葡萄泉、萬畝生態茶場,賞章廣楓園、玫瑰園、桃園、薰衣草園,漫步在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大柳牧場,玩金甲溪森林漂流、珠龍北關軍事歷史文化旅遊區、草莓園。

  從龍頭企業到産業化聯合體

  “以現代農業為發展方向,突出南譙的區位、資源、特色優勢,堅持用工業的理念抓農業,把各類農業示範園區作為農業‘調轉促’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載體,著力打造‘百里雙帶’産業建設,促進西部山區群眾快速致富。”南譙區農委負責人説。

  未來,南譙區將實施綠色增效、品牌建設、主體培育、科技推廣以及改革創新等5個示範行動,確立市場導向理念,立足綠色、有機、安全、健康等,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特色農業,開展糧食、畜牧、漁業、特色農業綠色增長模式攻關,強化休閒農業綠色體驗模式攻關。

  支持龍頭企業與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建立基地、註冊商標,爭創國家和省市級農産品品牌。加快“三品一標”認證,每年認證農業“三品一標”5個以上,到2020年,全區主要農産品和所有的示範園區的主導産業均獲得“三品”認證。

  引導種養殖産業擴大規模,進一步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業經營者註冊家庭農場,到2020年,全區家庭農場總數達350家以上。加快職業農民培育,每年培育職業農民200人左右,形成一批適應現代農業生産的新型經營主體隊伍。壯大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培育和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産業化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模式,打造菊茶飲品、休閒熟食、植物提取、畜禽加工、保健食品等一批産業集群,力爭到2020年,全區國家級産業化龍頭企業1-2家、省級8家、市級20個

  實施“互聯網+”戰略,著力推行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到“十三五”末,建成區級物聯網指揮平臺和2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點,實現網上監測、遠程控制、産品展示、質量溯源等功能,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

  加快構建農業生産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以糧食、菊茶等産業為試點,創建龍頭企業&&、合作社參與、家庭農場示範的農業産業化聯合體,“十三五”期間,全區新培育各類産業化聯合體10個以上。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