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崔 佳
今年春節,對於重慶市渝北區大灣鎮空塘村3組村民尤合東、肖正英夫婦來説,比往年多了“一喜”,也多了“一忙”。“喜”是年終收入除了土地租金和務工工資外,還多了一筆“分紅”;“忙”是眼瞅著過年了,兩口子還在“上班”,而且經常是主動“加班”。
夜幕降臨,記者踏著泥濘來到他們家時,兩口子帶著14歲的小女兒正在吃晚飯,蒸香腸、炒白菜,電飯鍋冒著熱氣。“我們也是剛進門,本來按公司規定下雨天可以不去,但這陣子果園在修水塘,擔心雨水給衝壞,就想著去看看。”55歲的女主人肖正英邊讓座邊扯起了話頭。
夫妻倆“上班”的果園“空塘桃吧”,是重慶博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這個村打造的優質蜜桃基地,也是村裏留守人員的收入之源,全村有101戶拿出了或多或少的承包地參與該項目的土地流轉,還有不少村民在基地務工。
“今年是第一次得分紅。元旦公司請大家團年,現場發錢,我們家分到800塊錢。”尤合東説。
在場的渝北區農經站站長黃文學介紹,農民享受分紅得益於區裏實施了財政支農補貼“撥改投”改革,財政資金按照約定比例折算成“農民股”和“業主股”,並且依照農民持股數量每年分紅。“過去政府對農業的補貼都是給企業,農民沒有直接收益,現在我們選擇市場前景好、破産風險小的企業做試點,就是想通過入股分紅增加村民的財産性收入。”他告訴尤合東,“明年博竣公司得到的補貼會增加一倍,所以你們的保底分紅也至少翻一倍。企業效益越好大家分的越多。”
“我們也希望公司好、桃子多賣錢啊!”尤合東笑著説,去年夏天桃子成熟時,夜裏大家輪流值班看護,“眼睛睜得老大,怕有人偷果子。”
“大家能心往一處想,我們也更有信心了。”博竣公司工作人員説,“進果園的那段爛路,政府會幫咱們硬化,現在修水塘、種花草,都是為了吸引更多人來,賞花採果、釣魚休閒。村裏和公司齊心協力,今年效益肯定會比去年好。”
黃文學介紹,全區目前已經投入3589萬元財政資金,在2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試點“撥改投”,農民與業主共同持股,農民持股佔49%的份額、業主佔 51%,每年按財政投入農民持有部分10%以上分紅給農民,現已有2500戶農戶受益。“農民財産‘增收’了、企業發展‘增力’了、財政補助‘增效’了,可以説是一舉三得。”黃文學説。
“算下來去年我們兩個總共掙了3萬多塊錢,比前年多了不少,今年還準備養點雞。”問及新年願望時,肖正英説,“希望孩子能考上好的高中。我們借著好政策多掙點錢,孩子讀到哪我們供到哪。”一席話,説得大家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