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晚稻收割後,田間散落大量谷粒、半癟谷,無法回收,不加以利用,浪費十分可惜。廣昌縣農村廣大農民有在中、晚稻收割後利用休閒稻田放養群鴨的傳統習貫,少的300—500隻,多則1000—2000隻。利用放養鴨群檢食散落的谷粒,變廢為寶,將其轉化為營養豐富的肉質蛋白質,提高谷粒利用率,實現“顆粒歸倉”。發展休閒稻田養鴨有五大好處:一是提高糧食利用率,散落于農田的谷粒得到充分利用,減少了浪費;二是鴨群覓食力強,來回竄走于稻田可以啄食小魚蝦以及隱藏在稻蔸基部的各種害蟲,這些既是養鴨的高營養動物性飼料來源,也減少了水稻害蟲基數,為來年水稻生産的病蟲害防治減輕壓力;三是在休閒稻田養鴨,鴨群糞肥直接排在田裏,不浪費,也不會對人居環境造成污染;四是豐富市場供應,利用休閒稻田養鴨,既變廢為寶,也可為市場提供的鴨肉,豐富市民的菜藍子;五是增加農民收入,休閒稻田養鴨充分利用散落的谷粒、幼嫩青草、田間各種昆蟲、小魚小蝦等,不需要很多商品飼料,與使用商品飼料圈養相比,成本更低。放養鴨近似天然生活環境,肉質鮮美,純正,更受廣大消費者歡迎,因此,售價更高效益更好,飼養100—120天,到元旦、春節期銷售,單只體重2.5—3公斤,每公斤20元,收入50—60元,除去苗鴨成本、幼鴨期、後期補飼少量飼料費外,每只純利達20元以上。中晚稻收割後有條件的地方一個勞力或半勞力可看養600—1500隻鴨,獲純利1.2—3萬元。因此,利用休閒稻田發展肉鴨養殖是增加農民收入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