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國將力爭2016年調減玉米種植面積1000萬畝以上,在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産業精準脫貧,創建200個農産品質量安全縣,推進全國農産品産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普查。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發佈後,中國官方提出四方面對症舉措,瞄準糧食去庫存、農村脫貧、農産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治理這四大“短板”,進一步破除制約農業發展的“緊箍咒”。
糧食去庫存:調減玉米種植面積1000萬畝以上
針對當前中國部分農産品生産過剩,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分品種施策、漸進式推進”的糧食價格改革措施。今年將對供大於求、庫存積壓的玉米推進定價、補貼和收儲制度改革,使價格與補貼分離,由市場決定價格;對稻穀、小麥進一步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深入推進新疆棉花、東北地區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
為實現糧食去庫存,中國農業部在2016年首個文件中明確指出,啟動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對於東北-西北半乾旱的“鐮刀彎”地區玉米種植進行調整,爭取調減玉米種植面積1000萬畝以上。同時,探索建立大豆、棉花、油料、糖料蔗等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不斷優化品種結構和區域佈局。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於農業來説,主要是農業結構調整,”中國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對記者表示。
農村脫貧:發展特色産業精準脫貧
中國明確了到2020年7000萬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精準脫貧、因人因地施策、分類扶持”的新思路,具體措施包括産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和納入社保等。
在農村脫貧中,發展特色産業、龍頭企業的産業扶貧思路尤其受到重視,中國農業部提出,2016年將實施“一村一品”強村富民工程,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産業,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推進村企對接、特色農産品市場開拓,推動扶貧政策落實到戶到人、扶貧資金量化到戶到人,確保農村貧困人口通過産業發展精準受益。
農産品質量安全:創建200個農産品質量安全縣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産地環境保護和源頭治理,實行嚴格的農業投入品管理”的食品安全戰略,強調健全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信息平臺,健全風險監測評估和檢驗檢測體系。
食品安全貫穿“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涉及多個環節和監管部門,中國農業部表示,今年將加強與食藥部門無縫對接,共同打造生産、屠宰、流通、加工、消費全程監管,創建200個農産品質量安全縣。
農業生態環境治理:推進農産品産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普查
針對農業生態環境退化、土壤污染、農藥殘留等環境“短板”,一號文件提出,實施並完善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總體規劃,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對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生態嚴重退化地區開展綜合治理。
中國農業部表示,2016年,將重點對湖南重金屬污染區、東北黑土退化區、河北地下水超採區開展綜合治理試點,完成1000項農獸藥殘留標準制修訂任務,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對農業面源污染開展防治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