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工人們正在晾曬手工粉
天寒地凍,正是農民“貓冬”時節,然而,在松原市寧江區善友鎮辛家村吉勝農産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裏,村裏“粉條大王”黃喜忠的粉條廠房內,幾位村民忙得不可開交,壓粉、捶粉、晾粉,一條龍的生産方式讓黃喜忠的手工粉條變成了致富的“金條”。雖然傳統的手工制法比較落後,但頗受遠近鄉鄰的歡迎,老手藝老味道,也給“粉條大王”黃喜忠帶來了一把致富的“金鑰匙”。
在黃喜忠的手工粉加工廠,院子一側有兩三個工人掄著木棒捶打著粉條,另一側搭建的一行行木架子上挂滿了晾曬的粉條,在冬日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走進粉條加工操作間,機器的轟鳴聲不時傳入耳朵,亮晶晶的粉條就從機器裏一點點壓了出來。在廠房外,黃喜忠講起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1987年,黃喜忠先是種玉米,種水稻,但一直沒掙著錢,於是就轉行幹起了傳統的加工土豆粉行業,這一幹就是近30年。講到自己創業初期的艱難時,黃喜忠眼含淚水:“當時條件不好,看到粉條發展前景不錯,就租房子開始加工生産粉條,起早貪黑地忙,由於設備簡陋,一個人幹三個人的活。”一開始不懂技術,沒少走彎路,在2002年的時候,一下就賠進去20多萬元,可黃喜忠憑著一股不認輸的韌勁兒,把粉條加工産業逐漸做了起來。
之後,在他不懈努力下,粉條加工逐漸步入正軌,憑著誠信經營,保證質量,生意有了起色。2011年黃喜忠成立了合作社,他投入300多萬元,擴大經營規模,整個廠房面積達到1600多平方米,又購入烘乾機、清洗劑、沉降機、脫水機、粉絲切斷機、綁粉絲機等機器設備,一天就可生産粉條近4噸,利潤相當可觀。靠誠信和質量,黃喜忠擁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源,生産的粉條遠銷廣州、深圳等地。
從善友鎮三家子村趕來買粉條的張紅軍説:“早就聽別人説他家的粉條質量好,還好吃,這不快過春節了,多買一些回家吃。”
對未來發展黃喜忠説:“人活著就要幹好一個事業,我堅持下來了,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我也想讓大家掙錢,農閒時節村上的部分勞動力來到我這打工,幾個月下來也能掙上近萬元。我希望將來有更多的人加入合作社,把粉條産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