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國務院參事提議:玉米每斤八角合適

三農 中國科學報 2016年01月28日 10:3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國産糧進倉庫,進口糧進市場——這已成為當前我國農業領域最突出的矛盾。其中,玉米的市場形勢尤為嚴峻。

  日前,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參事杜鷹在“清華三農論壇2016”上表示,自2008年我國玉米臨儲政策實施以來,玉米臨儲價格提高了60%,産量則提高了40%,“增産玉米基本全部被國家糧庫吃盡”,形成了所謂的“政策市”。

  改革完善玉米收儲制度勢在必行。2015年9月,國家發改委、糧食局、財政部、農發行等部門聯合發出《關於2015年東北地區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收購有關問題的通知》,將玉米産區的玉米收儲掛牌價定為每市斤1元(國家三等質量標準),成為自2008年國家推出玉米臨儲收購價格以來首度下調。

  可以預見的是,今年玉米臨儲價格將繼續下調。杜鷹認為,該價格調整至每市斤8角錢左右較為合適,補貼可考慮為每市斤2角錢左右。

  讓市場恢復活力

  杜鷹透露,2015年11月底,東北四省的玉米庫存達歷史最高水平,“夠全國一年的玉米消費量”。其中80%以上是按照國家臨儲價格收購的。

  由於玉米大部分進了國庫,國家又要求順價銷售,導致臨儲玉米出庫價格遠遠高於下游加工企業收儲平衡點,整個玉米産業鏈岌岌可危。此外,順價銷售導致拍賣成交率極低,2015年7月甚至出現了遼寧的30萬噸玉米和內蒙古的70多萬噸玉米全部流拍、吉林160萬噸玉米成交率僅為4.8%的現象。大量玉米無法出庫,由此産生的利息和保管費用支出巨大,財政面臨虧損風險。

  新糧難進、老糧難出,杜鷹表示,目前有三分之一的老糧存放于臨時倉庫中,“陳化、變質幾率、安全隱患很大。”

  與此同時,國外的低價玉米大量進口,嚴重衝擊了國內市場。

  我國自2008年起連續六年提高玉米臨儲價格,提價累計60%,但同期國際玉米市場價格卻在一路下滑,從2002年的1746美元每噸降至2015年的933美元每噸。“2015年,玉米國內外價差每噸又擴大了270元,至660元,即每斤相差3毛3分錢。”杜鷹説。

  糧食價格較之於“分”,這一價差可謂巨差。

  2015年,我國糧食實現“十二連增”,糧食總産量達到12429億斤。進口創新高的同時,國産糧很多只能進國庫。杜鷹認為,這體現了國産糧食供給和市場需求的不匹配,“現有國産供給中,有1000億斤是無效供給。”

  “玉米現在的困局就是典型的市場失靈案例。改革方向非常清楚,讓市場恢復活力”。杜鷹表示。

  玉米不必搞

  目標價格

  儘管各部門還未就具體改革方案達成共識,但杜鷹強調,下調玉米臨時收儲價格有兩個基準,一是下調後的價格應儘量接近市場;二是要給農民補貼。

  “價格必須貼近市場,這樣庫裏糧食才出得去,外面才進不來,才能把整個産業鏈搞活。”杜鷹認為,2015年國家下調玉米臨儲價格,但由於降價沒有到位,未能形成玉米價格長效機制,因此只是改革的第一步。

  下調多少才算到位?杜鷹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玉米配額內的完稅成本就是最低參考值,這一數字是每市斤0.76元。此外,考慮到全球玉米市場價格已跌至近年來最低點,有望回升,因此每市斤0.76元至0.8元可以視作合理的價格區間。

  補貼方面,杜鷹建議“至少要彌補種糧成本”。據他估算,目前國內每斤玉米生産成本在1元錢左右,如果臨儲價格下調至8角錢,那麼補貼應在每斤2角錢左右。

  “現在東北地區的規模經營發展非常快,土地流轉率至少在40%至50%,合作社的地是租的、錢是貸的、勞工是雇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算農民的完全成本,也就是算上土地成本和勞動力成本。”杜鷹強調,補貼如果不到位,就可能影響農業規模經營的大局。

  此外,杜鷹不贊成在玉米上推行目標價格政策,即政府不收儲,將所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價補貼給農民,這要求核算每戶玉米種植面積或産量。

  “如果玉米也搞目標價格,會把地方政府累死。”杜鷹建議,邁過受WTO規則限制扭曲市場的黃箱補貼政策,直接向綠箱、藍箱政策邁進。比如,可以考慮設定旱地綜合補貼,將對玉米和大豆的補貼統籌考慮。

  同時,杜鷹認為要從儘快卸庫、控制進口和調整東部種植結構三個方面進行配套改革,並以消費為導向進行農業結構性調整。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