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安徽秈稻銷售放緩 市場行情趨穩

三農 中華糧網 2016年01月20日 11:0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安徽省是國內秈稻種植主産區之一,近兩年來,在國內外市場的壓力下,秈稻行情不振,農戶種植收益也呈現下降趨勢。在新的一年裏,秈稻市場又會呈現何種走勢呢?

  收購價低迷不振

  自去年新季中晚秈稻上市以來,其市場行情就呈現疲態,一些中晚秈稻種植戶不時傳來銷售難的抱怨。南陵縣家發鎮永林村的張根友本季種植了1000多畝單季稻,“去年10月下旬送到收購點時,不僅收購價只有125元/百斤,比去年下降了13元/百斤,對含水率的要求也提高了兩個百分點。 ”他告訴記者,當地本季中晚秈稻收購價格最高的時候也只有132-133元/百斤,近期則在125-126元/百斤區間徘徊。據省物價局成本監審局調查發現,安徽省本季晚秈稻平均出售價格為123.01元/百斤,低於上年度的132.96元/百斤。有關市場監測顯示,去年12月底全國主要糧食批發市場三等晚秈稻均價2677元/噸,同比下跌了43元/噸。

  農戶銷售進度放緩

  廬江縣廬城鎮馬店村的種植大戶余新年2014年出産的晚秈稻在當年的11月底基本上就全部銷售出去了,但他2015年出産的40萬斤晚秈稻在去年12月初只以1.26元/斤的均價銷售了30萬斤,至今還有10萬斤晚秈稻貯藏在家中,擇機出售。他告訴記者,不僅僅自己種植的晚秈稻沒有銷售完畢,周邊很多農戶都還存有萬斤以上的雜交稻。這主要是由於今年晚秈稻生長後期雨水較多,稻穀的含水率偏高,癟稻多,出米率低,不僅價格賣不上去,很多大米加工廠也不願意收購。

  滁州市糧油信息中心劉家仁對記者説,往年11-12月份是新季稻穀銷售高峰,但去年地方國有糧食企業初期空余倉儲能力只有60萬噸左右,預計收購量則高達140-150萬噸,遠遠超過了地方國有糧食企業的收儲能力。雖然後期陸續增加倉儲設施,但收購集中期也延長到了12月份。

  相關機構監測顯示,截至2015年12月20日,南方主産區新季中晚秈稻累計收購量佔産量的比例為22%,同比放慢2個百分點。按中晚秈稻産量10891萬噸,商品率50%測算,農戶可售余糧約3050萬噸。

  進口大米衝擊明顯

  近兩年來,我國稻米市場長期保持低迷狀態,進口米對國內市場的衝擊是個很重要的因素。據統計,2015年1-11月我國大米累計進口量295.4萬噸,同比增加71.8萬噸。從價格上看,去年越南米到我國南方地區銷售價格約為1.5-1.6元/斤,比國內早秈米價格低0.3-0.4元/斤。

  蕪湖縣糧食市場觀察人士胡向陽對記者説,進口低價米除直接供給工廠、學校以及食品加工企業外,有較大部分以攙兌的形式進入普通居民消費市場。將低價進口米與國産中低檔大米攙兌銷售,已經成為不少企業盈利的潛規則,而普通消費者很難區別其中的差異,這對整個秈稻銷售甚至北方粳稻銷售都造成了巨大衝擊。

  同時,受宏觀經濟放緩影響以及消費者飲食結構的調整,國內大米消費持續保持略減態勢,預計去年國內稻穀總消費量約3862億斤,同比減少92億斤,其中口糧消費約3275億斤,同比減少43億斤。收購價或保持相對穩定。

  劉家仁告訴記者,滁州市地方糧食企業稻穀倉儲能力270-280萬噸左右,但目前倉儲量已達到400萬噸。即便各地倉儲設施儲備能力有限,但為保證農戶種糧積極性,今年仍應該會繼續出臺早、中晚稻最低保護價政策,但收購價格很難再繼續提高。

  有關業內人士分析,今年春節前國內秈稻市場行情仍將以平穩偏弱走勢為主,國家政策性收購及拍賣主導市場走向。由於受到托市收購的支撐,中晚秈稻價格波動區間為2690-2760元/噸。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