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解惑當前糧食兩大迷局:年年增産與進口增加

三農 中國證券網 2016年01月13日 11:2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為什麼國內糧食産量年年增産,但是進口卻持續增加?為什麼國內糧價持續下滑,但仍明顯高於國際糧價?面對這兩大問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10日在第七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詳細為大家解惑。

  年年增産與進口增加之惑

  解惑:供求數量不夠、供需結構存在偏差、價格倒挂

  連續12年增産之後,我們去年糧食總産量是12429億斤,但是進口量在新世紀以來也在持續增加,預計2015年全年的進口量會達到1.2億噸以上。

  1.2億噸是什麼概念呢?就是2400億斤,我們自己生産了1.24萬億斤糧食,還需要進口2400億斤糧食,什麼原因?

  一是,我們即使生産了1.24萬億斤糧食,相對需求來説還是有缺口的。所以,進口是必須的,但是從數量來看,供需缺口到底有多大?有關部門的測算,大概我們現在的需求是1.28萬億斤,和需求來看,大概差400億斤。但是今年的消費主要是依靠去年的,今年的供求缺口大約在500多億斤。這500多億斤必須進口,不進口,供求數量就不夠。

  二是,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存在明顯的偏差。去年進口了2400億斤,比我們存在的這個供求缺口要多進口一千七八百億斤,原因是我們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存在明顯的偏差。

  像進口的2400億斤糧食當中,最大的是大豆,去年預計大豆進口會達到8000萬噸,就是1600億斤,這個大豆的進口已經比我們國內的供求缺口超出1000億斤。

  所以,正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我們的糧食生産中現有的供給當中有1000億斤的糧食是無效供給。生産出來只能進倉庫,不夠的部分自己解決不了,必須通過市場。這是當前面臨的一個突出的大問題。

  三是,由於國內外價格的倒挂,也會導致進口糧食的增加,這是為什麼説國內糧食增産,但是進口會增加。進入新世紀以來這15年,糧食的生産結構上出現明顯的變化,大豆的産量不斷降低,而大豆是我們需求增長最快,供求缺口最大的一個品種,而玉米的産量急劇增長,15年來翻了一番。增産的未免是需要的,減産的恰恰是需求必須滿足的。這是當前糧食供求當中突出矛盾。

  國內糧價倒挂之惑

  解惑:關稅配額、國際糧價暴跌、匯率波動、國際能源價格暴跌

  國內的糧價明顯高於國際市場,為什麼?

  首先,我們要先明確一個概念,我們講的國內糧價高於國際市場,是指我國允許的關稅配額內的以1%關稅進口的糧食價格。和這個價格相比,國內糧價比國際市場價格要高。

  在加入WTO的過程當中經過非常艱難的談判,我們談到了跟別的國家一樣,談到允許糧食這樣的敏感産品進口的關稅配額制度。這個關稅配額制度就是在我承諾的關稅配額之內,國際糧食對我們的進口實行低關稅,低到1%的水平,但是超出關稅配額之後實行高關稅,這是WTO規則所允許的。

  每年允許進口的小麥是963.6萬噸,這是最高限額;允許進口的玉米是720萬噸;允許進口的大米是532萬噸。這個允許是我國允許進口實行低關稅,超過這個部分之後仍然是可以進口,但是要實行高關稅,高到65%。

  所以,很簡單的道理,我們現在比國際市場進口糧價高是因為我們現在和1%下關稅下的進口糧食比起來,是比它高。但是,如果這些配額用完再進口就是高關稅,和65%的關稅相比,我們不比它高。

  三大主糧小麥、玉米和大米,充其量在現階段只能進到我們給出來的關稅配額,這一共2215萬噸,440億斤,佔總産量4%左右。所以並不是説現在中國的糧價大幅高於國際市場,自己不用種那麼多,也種不下去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全世界沒有幾個國家能種糧食了,只有新大陸國家能夠種。這是講清楚價格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情。

  第二是,我們得認真考慮全世界糧食供給能力到底有多強?

  這幾年尤其是新世紀以來全球的糧食供給能力明顯增強,但是一年能夠提供的貿易量大約沒有超過3.5億萬噸,折過來就是7000億斤糧食。我們外匯儲備很充分,我們有能力甚至把所有全球的出口糧食都買下來,那大概也只夠吃七八個月,自己不種,自己的日子會過不了,而且全世界都會反對,因為你把全球出口糧食都買下了怎麼得了呢,所以我們必須自己要種。但是確確實實需要提高我們自己的糧食生産的競爭力。

  有人分析中國的糧價高於國際市場,於是認為中國的小農經濟沒有競爭力了。這裡的批評有很多是符合事實的,但是不全面。

  因為很重要的一個從2008年以來為了彌補糧食生産的成本,國家在不斷提高糧食收購的最低價和臨時收儲價,這導致國內糧食價格上漲,是影響我們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如果不如此的話,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就不可能,農民收入從哪來。

  此外,也要看到,只是國內糧價上漲,而從2012年到現在國際糧價卻在暴跌,這三年時間全球的國際貿易糧價跌掉40%到50%。國際糧價的下跌幅度遠遠低於國內糧價上漲的幅度,這個原因必須要看到。

  還有一些原因,從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進行匯率制度改革,今年8月中旬以前,人民幣一直保持著對美元堅挺匯率,對美元匯率上漲的態勢,到今年8月底以前,大概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和2015年比大概上漲了28%左右。就意味著以美元計價的進口商品進入中國市場之後價格要下降28%左右。

  第三是,近些年來國際能源價格的暴跌。很多人知道伊拉克戰爭,第一次伊拉克戰爭打完之後,油價一路飆升到每桶147、148美元,但是現在每桶只有36、37美元,跌了110多美元,這對農業,尤其是農産品貿易的影響有多大?

  糧食作為一個大宗作物,全球的貿易都是採取海運的方式,油價下跌導致海運價格暴跌。我算了一下,2008年當時我們從美國墨西哥灣新奧爾良這一代進口糧食運輸到廣州黃浦港,這一段運距,散裝穀物運輸,一噸的運價是135到138美元,最近是32到35美元,一噸糧食的運價便宜100多美元,將近便宜六七百元的人民幣,再加上匯率你算算。

  所以,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現在中國糧價比國際市場要高出這麼多,原因很複雜。不能一概而論,説農業沒有出路了,並不是這樣的。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