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張濤和她的豌豆“帝國”

三農 農民日報 2015年12月16日 08:5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本報記者毛曉雅

  20年前,二十齣頭的農家女張濤正在北京平谷區走村串戶地吆喝“收豌豆”;如今,她已帶領著京津冀三地4000農戶締造了一個豌豆“帝國”——榮濤豌豆合作社在全國合作社唯一具備豌豆全産業鏈,科研製種、推廣種植、加工銷售全覆蓋;豌豆籽種銷售佔據全國一半市場,豌豆休閒食品暢銷國內、走向世界。

  去年夏日的一天,幾位俄羅斯客商來到張濤的辦公室。他們從包裏掏出兩包其他品牌的豌豆酥,跟榮濤的“卡超那”豌豆酥並排放在桌子上。張濤心裏並不慌:比就比!咱的豌豆酥皮果不分離,粒大飽滿、天然脆香。果然,當天俄羅斯客商就滿意地簽下了訂單。

  榮濤合作社的小豌豆有什麼出奇之處?這説來話長。

  多年前,張濤到甘肅收豌豆時發現了兩地豌豆的巨大差別,“人家每畝能打五六百斤,品質還好,怎麼咱平谷的只有兩三百斤?”原來,人家用的是中國農科院的新種子。

  “中國農科院就在咱家門口!”張濤回到北京,馬不停蹄地找到豌豆育種專家孫雲越教授。老教授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豌豆制種研究,張濤要試種推廣新品種,孫雲越很欣喜,給了她新種,還傳授給她關鍵技術。

  當年,張濤試種的80畝豌豆畝産達600斤。種子的力量竟如此大!在孫雲越的幫助下,張濤開始自己研製新種,合作社先後研發出榮濤9號、10號,不但滿足自用,在國內市場也深受歡迎。目前合作社15萬畝豌豆,有4萬畝用於制種。

  “賣給合作社的豌豆,每年價格都在一斤兩塊四毛錢左右,年底還有每斤五毛左右的返利。”魏太務村村民陳福家加入合作社已有8年,種了20畝豌豆,他告訴記者,“銷售加返利,算下來,一畝豌豆一年能有1000塊錢的收益。”

  為了有穩定的市場出路,合作社謀劃起豌豆加工的路子。靠著産業化,榮濤的豌豆酥年銷售額已達8000萬元。這不,合作社又投資1000萬元引進了豌豆蛋白粉生産線,打算填補國內生産的空白。資金問題,多虧了國家的70%貼息貸款優惠政策,“如果沒有國家優惠扶持政策,我們很難發展這麼快。”

  “我是窮山溝溝走出來的,也沒學過管理。”每年,張濤都會參加各級農業部門舉辦的合作社骨幹培訓班,為自己充電加油,這也讓她的眼界更寬、“帝國”疆界更遠。

  點評

  豌豆原本是一種極不起眼的作物,以前農民只在房前屋後、桃樹下種點豌豆,犯不著浪費土地。如今,豌豆能夠成為“金豆”,為農民帶來財富,關鍵得益於現代農業的發展。在豌豆“帝國”崛起的過程中,高産穩産新品種及配套農藝的出現,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種植都是小豌豆騰飛必不可少的“翅膀”。産業化更是成為豌豆“帝國”崛起的加速器,從生産、銷售到制種、生産、加工、銷售的跨越,拉長了産業鏈,更大大擴展了利潤空間。

  小豌豆能夠迅速崛起,背後是國家層面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強大支撐力。資金、技術、人才、政策,樣樣離不開國家的扶持、各級農業部門的鼎力相助。沿著現代農業發展的路子,不起眼的小雜糧照樣也能做成大産業。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