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苗保田薄錚本報記者程鴻飛
初冬,在山東省聊城市的“小農水”項目區,一條條治理一新的溝河、一眼眼新打的機井和一座座新建的泵站不時躍入眼簾。在田間地頭星羅棋佈的“小農水”工程,讓這裡的百萬餘畝良田及時喝上了“田間自來水”。
聊城市東昌府區侯營鎮袁莊村的村民袁保國,回憶起過去澆地的場景:“用柴油機從地下泵水澆一畝地,得用4個小時,1個小時就燒掉六七塊錢的柴油。澆一塊地起碼得用兩個人,一天24小時不能離開地塊,看機器,看水溝。”
現在,袁莊村每戶都有一張智慧卡,拿這張卡到地頭一刷,澆地的水就像自來水一樣隨用隨取。“一個婦女、一把鐵锨、一段輸水軟管,不到2個小時就可以澆灌1畝地。”省水、省電、省時、省錢、省力,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
建——暢通“最後一公里”
“收多收少在於肥,有收無收在於水。”這句農家俗語一語道破了農田水利建設在農業生産中的重要性。而作為大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必要補充,“小農水”是農田的“神經末梢和毛細血管”,連接田間地頭,被形象地描述為“最後一公里”工程。
聊城市是山東農業主産區之一,不管是糧食生産,還是特色瓜菜菌,都成績不菲。但在這成績背後,聊城市早已看到了自己的欠賬,那就是迫切需要解決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聊城市水利局副局長劉延章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初,聊城市曾經建設了一批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為當時保障農田灌溉起到了巨大作用,隨著使用年限增加,老化破損嚴重。
2009年以來,借助國家啟動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的契機,聊城市積極爭取,先是東阿縣和高唐縣通過競爭首先開始實施小農水重點縣項目,2011年八個縣(市區)全部入選。到2015年底,全市已實現小農水重點縣項目連續五年全覆蓋,成為山東省唯一實現該項目連續五年全覆蓋的市。
在“小農水”工程項目實施中,聊城市始終堅持高標準,把科學規劃放在“小農水”重點縣建設首位,充分考慮社情民意,堅持深入縣、鄉、村搞調研,走到田間地頭搞服務,與鎮村幹部、村民代表座談,面對面傾聽群眾意見,做到了項目規劃、設計、施工環環相扣。施工單位完成單工程、部分工程驗收後,由項目法人、縣級水利、財政部門分別進行驗收,合格後才將工程産權移交給鄉鎮政府或組建的農民用水戶協會,並向産權單位頒發由縣人民政府監製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産權證》。
縣級水利部門將新建的“小農水”設施錄入《小型農田水利設施臺賬》,實時監控設施運行情況,並進行跟蹤技術指導,基本實現了“建一片、成一片、發揮效益一片”的目標。
莘縣河店鎮前王村黨支部書記王景華告訴記者:“‘小農水’可是個技術活,就拿這個地下輸水管道來説,你得綜合考慮種植方向、田間地勢等情況,確立佈線方向,否則很有可能就造成水流不順暢,該澆到的地方澆不到,影響灌溉。”當地的小農水工程建得科學,建得讓農戶滿意,村民不僅不嫌施工礙事,還主動幫忙,參與工程施工、質量監督和建後管護。
管——讓“小農水”高效運轉
“小農水”工程,建是基礎,管是關鍵,長期發揮效益是目的。
在陽谷縣阿城鎮,鎮水利站站長姜興振介紹,在當地,依託水利站成立的農民用水協會起到了管理主體作用,全鎮一共8個泵站,每個泵站成立協會分會,協會成員都是各村村民,對泵站覆蓋村的農田水利設施進行統一巡護,有計劃地協調村民輪灌,並對渠道進行日常維護,管護費用從農民繳付的灌溉費用中抽取。
現在,阿城鎮的83個行政村已經有48個村享受到了“小農水”帶來的便利。村民們的切身感受是,現在渠道和設備有人管、用水矛盾有人調解,用水更方便,鄰里矛盾也變少了。
聊城市積極探索切實有效的工程管護模式,著力推進工程産權制度改革和以用水戶參與灌溉管理為重點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改革。工程竣工後,及時進行産權移交,並確定了合理的水價。全市“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區共成立農民用水戶協會66個,分會遍佈千余受益村莊,農民用水戶協會在項目管護中發揮了主體作用。
目前,經過探索,聊城市“小農水”工程形成了三種管理模式:
機井提水管道灌溉採用“鄉鎮政府+村委會+井長”模式。工程産權移交給鄉鎮政府,鄉鎮政府將工程使用權移交給村委會,並簽訂工程管護協議,村委會與井長簽訂工程使用及管護協議,井長負責每眼井的運行、收費、管道及給水栓管護和維修。
泵站提水工程採用“鄉鎮政府+協會+水管員”模式。工程産權移交給鄉鎮政府,以水利站為依託成立用水戶協會,鄉鎮政府將工程使用權移交給用水戶協會,轄區內每座泵站為一個分會,以村或管線為單元成立灌溉組。管理維護由泵站看管員、提水管理員和村級水管員共同完成,工程管護費用從收取的灌溉水費中提取。
而在項目建設初期均採用“協會+水管員(或井長)”模式。工程産權移交給以水利站為依託成立的用水戶協會,協會與村水管員(或井長)簽訂管護協議進行管理。
雖然模式各異,但都是結合本地情況,層層負責,環環相扣,以協議方式確定産權移交、工程管護、運行、使用、維修、收費。
在高唐縣尹集鎮,記者了解到,小農水節水灌溉工程惠及了這裡的27個村莊2萬畝耕地,1.3萬名農民從中受益。為確保小農水工程長期發揮效能,高唐縣實行了“井長”上崗制。每年春灌,南崔村的“井長”王友良就會特別忙碌,每天都要檢修出井口,提前安排好各家各戶的澆地順序,保證村民有序澆地。王友良説:“遇到啥故障了隨時給我説一聲,我派人給他修理,卡裏沒錢了,隨時繳上,不能耽誤百姓澆地。”
以井為中心,分片負責,包乾到戶,擔負日常巡查、設備維修保養、水費收取等職責,在尹集鎮項目區,像王友良這樣有能力、懂技術、熱心服務群眾的“井長”有219個。
用——“田間自來水”惠民利農
“過去一到澆地的時候,因為設備不行,要等,沒法澆地,也就沒法施肥,心裏急啊!現在有了‘小農水’,澆水不再是問題,旱澇保收也已經不是夢了。”陽谷縣阿城鎮王莊村村民劉丙雷的一番話,讓記者深切領悟了“小農水”工程給農民帶來的實惠。
受益於“小農水”重點縣建設,東昌府區侯營鎮袁莊村800余畝耕地全面採取潛水泵澆水的形式,對灌溉進行節水科學管理。袁莊村黨支部書記袁保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全村890畝耕地全部用電澆地,不算增産,光是省錢每畝每次就能省10塊錢,全村可節省近9000塊錢。
經過7年的建設,聊城市共投入資金12.87億元,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51.44萬畝,新建泵站156座,新打機井7207眼,工程惠及66個鄉鎮(辦事處)、1227個村莊、92.8萬人,全市節水灌溉面積在原來基礎上增加了62%,達到397萬畝;年增産糧食12萬噸,項目區農民年人均增收306元。
在群眾得到實惠的同時,聊城市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標準化、科技化和現代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使農田水利設施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和保障水平也得到了跨越式發展,在近兩年汛期的數次急降雨和春旱、秋旱中得到了充分檢驗。高唐縣姜店鎮,受益於鎮上41條骨幹溝渠的全部治理,在今年汛期降雨量達到150多毫米的短時急降雨中,農田積水短時間內全部排出,無一處農田受災。而在此之前的2013年,同樣是姜店鎮,汛期也遭遇了短時急降雨,農田積水幾乎齊腰深。
災害面前有了更多保障,這為聊城市農業增産、農民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目前,聊城市培育形成了優質糧食、蔬菜、畜牧水産、林果等主導産業。去年,聊城市糧食總産123億斤,首次達到“噸糧市”標準,用不到全國5‰的耕地生産了全國1%的糧食,連續四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産先進單位;去年的瓜菜菌總産達到1602萬噸,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位,被中國蔬菜流通協會評為“中國蔬菜第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