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摒棄“等人送小康”的脫貧心態
——如何掃除“脫貧攻堅戰”障礙
只有首先解決好頭腦中的貧困,才可能實現“弱鳥先飛”“至窮致富”。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在當前這場必須打贏的脫貧攻堅戰中,如果説上級政策是牽引力,外部幫扶是推動力,那麼,貧困群眾自身的脫貧志向,正是不可或缺的內生動力。
改革開放37年來的努力,讓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首先就是靠著堅定的脫貧意志、滴水穿石的韌勁。無數地區的脫貧經驗證明:擺脫貧困,首要的意義不是擺脫物質上的貧困,而在於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解決好頭腦中的貧困,才可能實現“弱鳥先飛”“至窮致富”。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面對最後7000多萬“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這個“硬骨頭”,當務之急,正是先要除掉“頭腦貧困”這個障礙。特別是,“等靠要”的觀望心態、依賴心理和功利思想,當前還在許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
比如人窮志短、不思進取。有的貧困戶,上級給他建了大棚,他還等著政府買種子買機械、供肥料供技術,連換個草簾都指望政府幹。一位鄉鎮幹部曾説,每當發一些救災、救助物品,就會有一些群眾相互“攀比”,出現爭窮比窮、“躺著當低保戶”的現象。
比如觀念落後、被動依賴。有貧困縣的領導,把爭取到“貧困縣”帽子當作榮譽和政績,到處炫耀,甚至在政府網站上發佈“特大喜訊”。戴上“貧困縣”帽子,意味著可以多出來幾億元甚至更高的財政轉移支付,可是,只知“炫貧”,只等“救助”,怎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儘快摘帽?
又如思路閉塞、方法單一。一些幹部缺乏深入調研,找不到病因,開不出方子。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或者只會用老辦法,或者不顧實際抄別人的經驗。蘆筍價高,就要求大家都種蘆筍,一哄而上“爛市”了,再改種山藥,結果種什麼賠什麼,農民掙不到錢,不僅無法脫貧,還失了信心。
貧窮不可怕,怕的正是這種思想和思路的貧困。群眾是脫貧致富的主體。解決好了精神面貌,堅定信心、積極進取,激發出貧困地區幹部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解放思想,積極探索,才可能化短處為長處,變劣勢為優勢,讓“至貧”能致富。反之,如果扶貧變成了養懶人的政策,就算花很多精力和投入暫時搞上去,也不能持久,甚至還會陷入“越窮越要、越要越懶、越懶越窮”的惡性循環。
對貧困群眾來説,扶貧當先扶志。有了志氣,“輸血”才有作用,“造血”才有可能。“幸福不是毛毛雨,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鼓勵貧困地區的群眾通過雙手苦幹、巧幹致富,樹立“寧願苦幹,不願苦熬”觀念,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看見身邊的榜樣。山東沂源縣張家泉村原村支書朱彥夫,在戰場上失去了雙手雙腳,仍然帶領群眾治山、治水、造田。他可以跪著走、爬著走,甚至“滾”著走,但他的精神世界從來沒有被貧窮擊垮。這樣的人,正是大長貧困群眾志氣的精神資源。
對政府來説,不僅要走出“扶貧等於救濟慈善”的誤區,還要支持群眾探索創新扶貧方式方法;不僅要幫貧困群眾解近憂,還要為他們想長遠。貧困群眾最缺的是文化和技能,要有針對性地送政策和知識下鄉,送技能上門,增強其發展生産、轉移就業的能力;貧困群眾有需求的扶貧項目,要創造條件、支持開發。如此,才能徹底改變那種“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狀態。
沒有脫貧志向,再多扶貧資金也只能管一時,不能管長久。好的政策和制度,不只是解貧困群眾一時之困,還要讓他們看到憑自己的努力站穩腳跟的希望。好日子是幹出來的,牢牢記住這一點,拿出滴水穿石的鬥志和韌勁,找到精準扶貧的路徑,才能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劉成友)